![]() |
|
|||
天津北方網訊:有人說:“愛心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愛心是一片天空,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奉獻是用愛心鑄成的一道彩虹,五顏六色,清新飄逸,帶給人們溫馨與快樂。”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居民張家蘭就是這樣一位一路播撒愛心,無私奉獻的志願者。
張家蘭是大夥公認的熱心腸。在樓內居民的推選下,她擔任了樓長。在很多人看來,這恐怕是個比七品芝麻官還要小的“官”,可她卻感覺到了責任的重大。誰家有點兒大事小情,只要能幫上忙的,她從不推託,大家都視她爲主心骨和貼心人。一次,鄰居家失火,她奮不顧身前去撲救,巨大的火苗騰空而起,撩到她的臉上、身上,濃煙嗆得她喘不上氣,可她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救火。幾分鐘後,消防車趕來將火撲滅,她才感覺到自己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了。還有一次,她從報紙上得知有一位市民因大出血正在醫院搶救,生命垂危,急需和自己一樣的RH(-)AB型血。她毫不猶豫趕到中心血站獻出救命血。患者康復後,張家蘭與她一起報名參加了稀有血型者互助聯誼會,隨時準備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都是志願者,都有一顆火熱的心,人人講奉獻,人人獻愛心,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今年2月初,中央電視臺報道了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一首《志願者之歌》作爲背景歌曲首次亮相央視。這首歌曲的創作者正是張家蘭。創作《志願者之歌》12年來,張家蘭都以歌詞中的志願者精神爲座右銘,踐行助人美德。在張家蘭的倡議下,社區成立了老媽媽擁軍小分隊,在慰問演出的同時還爲戰士們縫補衣物,與戰士拉家常,使部隊官兵感受到家的溫暖。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她與志願者團隊積極參與奧運知識的宣傳、社區環境衛生的清整、自編自導文藝節目在社區巡演。在汶川、玉樹遭受嚴重地震災害時,她與團隊成員積極獻愛心,爲災區羣衆捐款捐物。
爲積極響應街道社區志願者協會“走出去”的號召,2010年初,她向志願者藝術團、志願者家園發出倡議,組織慰問團赴唐山慰問1972年爲撲救草原大火而犧牲的69名內蒙兵團戰士中的9位唐山烈士親屬,並參與策劃發起了爲烈士家屬募捐活動,得到了所在社區知青和志願者的積極響應,還不到半天時間就募集了近3000元。當飽含天津志願者深情厚誼的慰問金送到唐山烈屬手中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熱淚盈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給予比索取更快樂!”張家蘭說,“多年的志願服務活動讓我收穫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幸福和快樂,這很珍貴,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