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可謂跌宕起伏,衆多股民幾進幾齣,於是,通訊網絡詐騙團伙便以推薦所謂“原始股”“績優股”爲名實施詐騙。
市民李女士退休後成了股民。7月初,她接到一名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稱他們手裏有即將在海外上市的“原始股”,一上市就能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建議李女士購買。在對方花言巧語引誘下,李女士向對方匯款2萬元購買股票,結果上當受騙。
近日,本市某公司白領小黃的手機收到一條來自某理財公司“專家”的短信:交3600元會費後,保證您購買的股票上漲。小黃成爲會員後,試着購買了對方推薦的幾隻股票,結果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嚐到甜頭的小黃漸漸相信對方,便依據“專家”的建議,購買了他們的“內部原始股”,共計13萬元。匯出最後一筆錢後,小黃感覺不安,便撥打“專家”的電話進行詢問,發現對方的電話已停機,這才確認自己上當受騙。案發後,市公安刑偵局、公安薊縣分局兩下杭州,追蹤該團伙窩點。最終,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徹底打掉了這一打着薦股旗號詐騙的犯罪團伙。
經審訊,警方掌握詐騙團伙“老大”薛某隻有初中文化,其從財經類微博上看到專家推薦的股票信息後,掛在自己假網頁上,成爲忽悠股民的幌子。
警方提示
證監會於2014年就出臺過相關文件提醒投資者。無論騙子把“投資項目”吹噓得多麼誘人,本質上無非是三種詐騙形式:第一種是編造公司即將在境內外上市等虛假信息,以此誘騙公衆購買。第二種是非法中介機構違規銷售,這些公司大多打着“投資諮詢機構”“產權經紀公司”“外國資本公司或投資公司駐華代表處”的幌子,向公衆非法買賣或代理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第三種則是個人聲稱“有關係”能購買原始股,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詐騙形式。從以往的新股發行情況來看,原始股幾乎是穩賺不賠的,好不容易拿到了內部認購的股份卻要轉讓,這種可能性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