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靜海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把關口前移,充分發揮好合同服務三農的職能,通過推廣與規範合同文本、防範土地流轉糾紛,切實維護好農民的土地權益。
近日,靜海縣市場監管局工作小組來到了西翟莊鎮民強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檢查,工作人員發現,民強穀物合作社的一部分合同是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沒有法律效應,很容易發生糾紛。民強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會計姚家緒說:“當初我們就是老百姓說一畝地500塊錢,沒有別的說法。現在有一定的規定,一定的制度,這樣約束雙方,避免以後發生口角。”
像這樣的問題不止民強這樣規模比較大的專業合作社有,在一些家庭農場也很普遍,而且問題還比較嚴重。大豐堆鎮靳莊子村劉建新經營着一個家庭農場,租了1000多畝土地,3年的經營中連最簡單的協議都沒有,只是口頭協定,在一張紙上寫着出租戶的名字和土地畝數。爲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他們填寫規範的合同。靜海縣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科科長鄭國峯說:“土地流轉合同工作是我們市場監管部門一直在做的工作,今年國務院對土地進行確權第一年,我們把這項工作加強了,我們平時市場監管所的監管幹部一直跟合作社的負責人、老百姓經常去田間地頭瞭解情況。”
鄭國鋒說,到目前爲止,他們已經對全縣5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行了土地流轉合同推廣和規範,規範合同4178份。下一步,他們將把服務關口前移,規範土地流轉市場。“下一步,我們從農民專業合作社剛剛成立開始給對方提供示範文本,爭取所有的涉農組織和農民整個都使用示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