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是劉檢察官姐姐嗎?我是曉晨(化名),告訴你個好消息,最近有位客人把錢包落在飯館裏,我撿到後交給經理,還給客人,經理和客人都表揚了我……”日前,河北區檢察院檢察官接到了一個電話,來自電話另一頭的正是區檢察院實施涉罪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並且開展異地幫教的少年曉晨。聽到曉晨改過自新、重塑自我的消息,檢察官們別提多高興了。
今年17歲的曉晨老家在山東省聊城市,一年前,曉晨在天津期間,與其他三名犯罪嫌疑人(三人均另案處理)爲籌集上網費用,將兩名被害人脅迫至河北區某小區樓羣小樹林內,採取捶打胸口、語言威脅、翻口袋等手段,搶走iphone4型手機一部、現金人民幣22元。經鑑定,被搶iphone4型手機價值人民幣500元。曉晨等被歸案後,涉案手機被髮還給被害人,曉晨、陸洋的法定代理人代爲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及補償共計人民幣6千元。被害人書面表示諒解,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曉晨的法律責任。
在案件被移送審查批捕、審查起訴期間,區檢察院檢察官根據曉晨初次犯罪、父母監管意願強烈等實際情況,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簽訂不捕後幫教協議,開展陽光矯治,對其進行法制、感恩、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幫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助其儘快迴歸社會。
最終,經區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審議決定,對曉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啓動爲期六個月的幫教考察。考慮到曉晨父母在津以買菜爲生,其本人未滿16週歲,既不能找工作自食其力,也沒有固定的住所,結合其想回山東老家學習廚藝的具體情況,遂積極探索創新異地幫教考察模式。
根據《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以及高檢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通知》中關於“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異地協助機制”的相關要求,區檢察院未檢科主動聯繫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檢察院,就曉晨的幫教問題建立異地幫教協作機制達成共識。3月31日,區檢察院派員到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與該區檢察院共同會籤《對曉晨實施附條件不起訴異地幫教考察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區檢察院委託東昌府區檢察院對曉晨的附條件不起訴異地幫教考察期限爲六個月;在幫教考察期間,兩院指派專人加強工作聯繫,及時通報曉晨的幫教考察信息,實現溝通協作上的無縫銜接;結合幫教進度,適時調整幫教方案和措施,確保幫教考察取得預期效果。同時,河北區檢察院在對曉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之日起的三日內,製作《異地幫教考察工作委託函》,連同《涉罪未成年人幫教考察情況表》函告東昌府區檢察院,由東昌府區檢察院未檢部門指定專人負責曉晨的幫教考察工作。
在附條件不起訴宣告儀式上,曉晨簽訂了《接受附條件不起訴幫教考察承諾書》,其監護人也簽訂了《接受附條件不起訴幫教考察擔保書》。此外,河北區檢察院幹警還實地走訪曉晨學習廚藝的飯店,並針對曉晨的涉案原因、性格特點、學習環境等情況,制定個性化幫教計劃和嚴格的考勤規定,叮囑曉晨一定要樹立正確觀念,認真遵守法律法規,主動加強日常學習,積極參加幫教活動,以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爭取早日迴歸社會。
曉晨表示,將深刻反省自己過去的行爲,好好學習法律和廚藝,絕不辜負檢察官和父母親人的期待。 如今,曉晨加入河北區檢察院“未檢陽光”官方微信,檢察官每週二、四向兩人發送文字圖片信息。二人閱覽後,期期有回覆,並書寫閱讀感想,表達悔罪決心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