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家住和平區南營門世昌裏的李大爺,這些日子一直在張羅着賣房子。15年來,樓下飯館的違建和排放的油煙,讓他苦不堪言,這些年來,他不停反映,一忍再忍。即使本報5月19日報道了《食香居飯館油煙擾民20年無解》一文,李大爺也沒有見到上述情況有任何改觀。“我真的已經絕望,我決定逃離。不過,我實在想不通,這麼多法律法規,這麼多執法部門,在建設美麗天津的大氛圍下,爲什麼連一個油煙和違建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連一個小市民想過安穩日子這樣最普通的願望,都無法幫助實現?”李大爺說。
南營門地區在和平區是一個居住聚集區,社區商業較多。“食香居”餐館位於貴陽路一側,是承租世昌里社區的一處一樓房屋經營。餐館的樓上和餐館的後身,是世昌里社區的一片居民樓。“按照現在的法律法規,像‘食香居’這樣位於居民樓下的餐館,根本就不能開。”和平區環保局張副局長說,不過,因爲是歷史遺留問題,現有法律法規並沒有規定對既有的飯館予以取締,該局目前能做的,只是進行規範,督促餐館選用合格的環保設施,力爭其油煙排放達標。張副局長說,不久前,在該局的督促下,“食香居”花了幾萬元,已經引進了新的環保設備,油煙排放的淨化率已經有了明顯改善。最近,他們會對該油煙設備進行重新檢測,看其數值是否在允許範圍之內。
環保部門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靠環保執法來解決“食香居”擾民一事,已經不大現實。那麼,“食香居”對老百姓的干擾到底有多大?記者多次到現場探查。記者看到,“食香居”的後廚和操作間位於飯館的後側,該區域是向小區內空地擴張、建成違章建築後而成。該後廚的油煙淨化設備,同樣位於違建房屋內。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該餐館排放油煙的煙道,與後面居民樓的窗戶離得更近,居民們受到的影響隨之加大。記者去採訪時,當天正好剛下完雨,外面較爲清爽。但是,李大爺家的室內,卻依舊悶熱難耐。這還算好的,前幾天,桑拿天,更是受罪。因爲是老房子,這棟樓內多數房子只有靠近“食香居”餐館一側的窗戶。因窗戶無法打開,整個屋子成了“悶罐”。中午飯館營業時間,記者試圖打開窗戶,迎面而來一股炒菜味,感覺更不舒服。李大爺的腿腳不好,不能吹空調,窗戶也開不了,常常感到憋氣、頭暈,他自嘲“再這樣住下去,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你看,這個飯館前前後後足足擴出來將近10米的距離,煙道和煙囪快伸到我們的窗戶底下了,環保你就是再怎麼淨化,又管多大用?”居民宋大娘說,飯館剛乾的時候,並沒有這些違章。煙道也不在這兒。後來,因爲執法部門不管,違章越建越厲害,不斷向居民樓靠近。宋大娘說,要想徹底解決油煙擾民問題,第一步應該就是拆除這些違章,把違章拆掉了,煙道退回到房子裏面。
“食香居”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承認自己的飯館經營會對附近居民產生影響。他說自己的餐館開了10多年,因經營效益不好,本來承租兩家房子,現在經營面積縮小,只剩下一戶。現在,除了炒菜之外,還有海鮮燒烤等項目。“後面的違章,是街道辦事處同意蓋的。我也儘可能做了油煙設施的改造,但是,乾飯店,不可能一點都不冒煙啊……”
拆除違章建築的執法主體,目前是街道辦事處。記者多次與南營門街道辦事處聯繫後發現,要想拆掉這些違章,難度很大。該辦事處的負責人開始時甚至認爲這些“不屬於違章建築”,理由是“街道同意蓋的”。該負責人稱,包括“食香居”在內的一些底商,原來把空地圈佔,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建築,前兩年,街道辦事處經過做工作,統一做了規範,組織他們搭建了小院,美化了市容,不再擾民。不過,該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後來也承認上述說法有問題,承認這些建築是違章,沒有合法手續,不過,他們認爲拆除難度很大。該工作人員說,設身處地着想,他也很同情住在樓上的居民。不過,這種情況在本市絕非個例,有的地方還更加嚴重。
一個小小的底商餐館,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違章建築和油煙擾民,困擾了居民15年之久,就真的解決不了?街道辦事處既是執法者,又是違章建築搭建的認可方,這樣的違建能否拆得掉?由誰來拆?哪個部門負責監督?本報將持續關注此事,並將做後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