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3日,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發生6.5級地震。地震導致和田、喀什兩地10個縣市受災,震級高、災害嚴重。
災情讓全國人民牽掛,災區牽動着中南海。
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十分關心災區情況,先後兩次對皮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有關部委迅速啓動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幫助指導救災工作。新疆積極統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趕赴災區,當地各族幹部羣衆奮起抗災。
真情向崑崙山下匯聚。在黨中央的關懷和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皮山地震災區各族羣衆萬衆一心御震災,災區社會穩定,生產生活有序,應急救援和臨時安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災後重建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
救援:各方力量迅速高效馳援災區
7月3日9時7分許,皮山縣境內發生的里氏6.5級地震造成3人死亡、263人受傷、23.6萬人受災,30萬間房屋受損,部分農田被毀,大量老舊房屋和畜圈倒塌。
災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向受災各族羣衆表示慰問,要求全力救治傷員,安排好羣衆生活,抓好抗震救災,恢復和重建家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要求抓緊覈實災情和人員傷亡情況,迅速開展救災減災工作。
地震發生後,新疆成立了自治區抗震救災指揮部,部署抗震救災、搶救生命、覈實災情、安置羣衆,最大限度保障各族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一系列迅速有效的部署,貫徹落實到了災區一線,各項救災應急工作有序開展,爲抗震救災爭取了寶貴時間。
與此同時,地震災區政府部門不等不靠,迅速行動開展自救互救,一時間來自各方的救援力量和物資快速向災區聚集,一場快速反應、合力救災的戰鬥全面打響。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自治區民政廳緊急調撥6200頂帳篷、3200張摺疊牀、8000套棉被褥、7000件棉大衣、3000個睡袋等救災物資迅速送抵災區;2000萬元自治區下撥的救災資金、1000萬元和田地區下撥的救災資金迅速到位。
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利用無人機技術完成災區各類影像的獲取工作;自治區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在震中架設2臺流動測震儀,實時監測地震數據。
南疆軍區前方指揮組於震後2小時內趕到震中地區,調撥帳篷、被褥、食品等物資運往災區,並組織多批次救援人員投入救災現場。武警皮山縣中隊40餘名官兵到達縣人民醫院後,立即運送傷員20餘名,搭建帳篷10頂,爲救治傷員提供安全場所。
烏魯木齊、和田、喀什等地衛生部門全力支援災區,2100名醫護和後勤保障人員、7支外援醫療救援隊、42輛救護車、46輛衛生應急工作車及時趕到災區,搭建起159頂臨時醫療帳篷,有效救治受傷羣衆。
在各方力量迅速高效援助下,災區羣衆生活必需品得到保障,所有傷員得到有效治療,重傷員全部轉移到縣級醫院和地區醫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傷亡程度。
脊樑:基層黨員幹部成爲主心骨
地震給廣大羣衆造成重大損失。危難時刻,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勇於擔當、頑強拼搏,把災後安置工作作爲抗災自救的主戰場,爲後續救災工作提供了堅強支撐。
新疆地震局監測顯示,皮山縣皮西那鄉正坐落於震中斷層帶上。“一瞬間地動山搖,等我清醒過來發現周圍很多土木結構的房屋都開裂倒塌了。”皮西那鄉黨委書記盧開倫回憶說。
盧開倫立即召集所有鄉、村幹部和村警組成巡邏隊,挨家挨戶走訪排查,要求村民們在空地暫住,並統一開通各村大喇叭,不停地向村民喊話。
地震發生後,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鄉黨委書記楊俊峯迅速和鄉長做了簡短交流,把鄉幹部分組派往各村查看災情。“幹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黨和政府對受災羣衆的關心,關鍵時刻,幹部就是羣衆的主心骨。”楊俊峯說。
2014年,新疆開展20萬幹部下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災情發生後,震區各住村工作組也在第一時間啓動應急響應。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住皮山縣喬達鄉農場村工作組成員和村幹部一起通知村民立即撤出房屋,並進行入戶排查,對房屋受損情況進行拍照登記,將村民財產損失情況上報鄉政府。
地震造成部分地區停電、停水,南航新疆分公司住皮山縣皮西那鄉加依託格拉克村工作組成員把自己的生活費全部拿出來,買面、米、油、水、饢等食物,並從4公里外的河壩拉來水,當天晚上做了供全村800多人食用的大鍋抓飯。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組住在與震區鄉鄰的墨玉縣,工作組成員幾乎都是醫學專家,地震發生後,他們帶着藥品趕往皮山縣人民醫院,與當地醫護人員一起救治受傷羣衆,診斷病情。
重建:與安居富民工程相結合
經過20多天的應急救援,目前皮山地震災區的工作重心已經開始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轉移。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皮山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肯定新疆皮山縣“7·3”地震發生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組織各族幹部羣衆積極投入抗災救災,最大限度減少了地震造成的損失。強調黨中央和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要把支持和幫助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作爲加強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加快少數民族脫貧步伐、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來抓,給予必要的特殊支持,首先要在入冬前解決受災羣衆的住房問題,確保羣衆安全過冬。
地震導致皮山縣皮西那鄉唯一的蓄水池開裂,全鄉老百姓飲水緊張。地震發生後的兩天時間內,鄉政府專門組織工程人員,鋪設水庫取水管道3.2公里,解決全鄉老百姓的飲水困難。
災區很多鄉村公路上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出現了數米至數十米長的裂縫。皮西那鄉吾喀什村口道路開裂達一尺多寬。目前,受損道路已做完常規化管護,保障車輛安全通行,道路重建工作正在積極規劃中。
地震發生後,皮西那鄉設置了7個居民安置點。目前,除幾戶需要特殊照顧的受災羣衆需要集體安置外,其他人員已在7月18日開齋節前按原住址分散安置,相應的救災帳篷和物資已分發至每個重點受災家庭,充分滿足其住宿、飲食等生活需要。
當前,自治區抗震救災部門正積極編制皮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確保受災羣衆安全過冬,明確提出要把災後恢復重建與安居富民工程結合起來,努力使災區羣衆住房有大的改觀,使災區社會面貌有大的變化。
皮西那鄉村民吐爾遜·買買提家的3間老屋在地震中完全損毀,連日來,他在院中不斷清理着土磚和斷木。皮西那鄉根據當地居民受災情況,計劃入冬以前建設1000套安居富民房,目前已開工100套,充分保障所有受災羣衆入冬前住進安居富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