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和平區開展的“民評官”活動請羣衆代表當“考官”,讓政府相關部門的“一把手”當“考生”,對20項民心工程的完成情況進行評議,是問政於民的一個創新舉措,對於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開展“民評官”活動是堅持執政爲民理念的重要體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民評官”活動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廣大羣衆對政府行政事務行使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和評判權,把羣衆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爲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推動各級幹部把對上級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把眼睛向上看領導變爲俯下身子爲羣衆,進而在感情上貼近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體察民情,瞭解民意,傾聽民聲,解決民憂,使想問題、定政策更加切合羣衆的訴求和利益,抓工作、辦事情更加講求實際、注重實效。
開展“民評官”活動是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有效載體。和平區曾連續26年開展“十佳公僕”評選表彰活動,把百姓的口碑作爲最高的獎盃,在激發廣大幹部強化宗旨意識、爭當人民公僕中發揮了積極的示範導向作用。去年,和平區又在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創新開展瞭解難題辦實事點評會,及時總結交流好事能辦好、好事會辦好的經驗做法,幫助幹部提高新形勢下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今年開展的“民評官”活動,主要是要搭建一個羣衆問政的平臺,圍繞民心工程的實施,請羣衆挑毛病、論優劣,讓幹部誠懇回答百姓的質詢,鄭重承諾需要整改的問題,在整改過程中,讓有關部門和社會共同監督。通過評議中的問題導向、評議後的倒逼效應,形成民心工程幹得好不好,自己說好不能算、領導說好還不行、最終要讓羣衆來評判的政績評價機制。
開展“民評官”活動是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創新舉措。中央和市委在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反覆強調要在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上見實效,在守紀律講規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上見實效,在真抓實幹、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上見實效。和平區開展“民評官”活動,將“從嚴”體現在暢通羣衆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的新渠道上,讓問題無處藏身;將“從實”體現在着力解決羣衆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上,使幹部作風切實得到改進,以此推動“三嚴三實”活動抓鐵有痕、落地有聲,取得紮紮實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