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按照市司法局有關要求,河西區司法局組織基層法律工作者到司法所和社區開展法律服務,實現了每個司法所都有基層法律工作者,做到義務法律諮詢服務常態化。從去年6月中旬開始,區司法局動員河西區148專線法律服務所的13名基層法律工作者每週保證一個半天的時間,在司法所配合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基層法律工作者運用自身的法律專業知識優勢在司法所、社區爲羣衆提供義務法律諮詢,協助開展矛盾糾紛人民調解,開展法制宣傳等工作。一年來這項舉措極大地方便了轄區百姓,也使司法所法律服務專業化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每週三下午是東海司法所爲社區羣衆提供義務法律諮詢的固定時間,這一天法律工作者關春豔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一年,義務解答各類諮詢109件,接待記錄寫了2大本。在開展義務諮詢的同時,她還進行法制教育宣傳正能量。一個大娘房屋拆遷獲幾十萬的補償款,幾個子女都想分這錢,大娘和個別子女到東海司法所諮詢這錢應該怎麼分,關春豔耐心的和子女們解釋房屋補償款不是遺產,是大娘解決安置住房的錢,孩子們沒有權利要求分,除非是大娘自願給兒女們纔可以。關春豔還和大娘的孩子們說,老人老有所居心裏才踏實,作爲子女應該對老人多關心、照顧纔對。聽了法律工作者的解釋,孩子們很受教育,大娘也非常感激,連連作揖道謝。掛甲寺街轄區內有個農貿市場,一個大娘在市場內購物不慎摔倒,造成骨折,與該農貿市場因賠償問題發生糾紛。法律工作者田軍詳細分析了案情,提出方案並起草和修改了和解協議,維護了雙方的合法權益,同時還對街辦事處所轄菜市場的管理等相關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惠陽里社區居民楊某,其愛人因交通事故截肢,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她想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找到越秀路司法所,基層法律工作者蘇明智爲其講述了相關的程序,和法律規定。他們非常感謝司法所,使他們不出社區就能瞭解法律問題。法律工作者杜成祥在友誼路司法所每週三上午接待諮詢,有的社區羣衆腿腳不便,老杜就不辭辛苦深入到社區,遇到老年人諮詢耳朵不好,就一遍一遍大聲重複毫無怨言,直至老人滿意而歸。法律工作者呂秀豔在尖山司法所積極幫助所在街道解決突發事件,面對失火後房主、租戶不配合解決問題的情況,呂秀豔積極出主意、想辦法並且與街道、司法所人員一起共同深入到房主、住戶中做工作,爲所在街道辦事處做羣衆工作做出了貢獻。
近期,區司法局組織召開了工作總結座談會,會上駐司法所基層法律工作者交流了一年來配合司法所開展各項工作的經驗和體會,並紛紛表示今後一定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積極爲社區羣衆服務好,爲法治河西、美麗河西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