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坐地鐵上下班的李女士打來電話向本網反映稱,經常在地鐵裏乘坐電梯,也時常會看到電梯口放着維修的牌子,但因爲沒有人在周圍看管,仍然會有一些乘客爲圖方便直接就步行上下電梯,這樣是不是也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發現,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本市一些大型商場裏,一些手扶電梯雖然有“維修停運”的提示,但卻沒有設攔截的牌子,依然擋不住一些“圖省事”的市民大膽的步行上下電梯。記者在銀河國際負一層通往地下停車場的手扶電梯發現,該電梯已經停止運營,但因爲此電梯是通往地下停車場最快捷的途徑,所以依然有不少市民將電梯當“樓梯”步行下樓,並且周邊沒有設置攔截,也沒有人員阻止。
同時,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住兩用的寫字樓,因爲電梯使用頻繁,導致電梯故障也相對較多,時常無法及時維修。市民王先生就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凱立大廈寫字樓電梯裏的驚魂一刻,“電梯剛上到二樓,就突然停梯了,應急電話打不通,最後是自己撬開了門口,跳了出來。後來去找物業,顯得還很漠不關心的樣子。電梯這麼重要的使用工具,爲什麼沒有人能重視起來?”
湖北電梯卷人致死的事件引起了廣大市民強烈關注,對電梯的安全性也重視了起來。一些電梯明明提示了“維修停運”,是否還可以當“樓梯”來用,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了解到,停運的電梯就證明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就電梯本身來講也可能是出現了一些安全隱患,“電梯不是樓梯,它的高度、材質都不是標準的樓梯設計,也不適合用來行走,如果出現磕絆造成的損傷會比樓梯要大。既然是停運的電梯,就是要大家不要再使用,還是要提高公衆自己的保護意識。”
市場監管:設立“電梯安全志願崗”
記者從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獲悉,近日在全國發生了多起電梯事故,爲防止類似事故在本市發生,加強電梯安全監督檢查,強化電梯使用管理和維保工作。記者瞭解,針對商場、醫院、公共交通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電梯使用特點,各電梯使用單位將在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每日開啓時,進行試運行並對電梯安全狀態進行檢查確認。
電梯運行時,各單位將定時巡檢,對發現的故障與異常情況,及時停止使用並通知電梯維保單位檢修;電梯停運和檢修時,各單位與電梯維保單位一同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無關人員誤入造成意外傷害;客流高峯時段將在關鍵位置安排專人進行值守,疏導客流、引導乘客安全乘用。此外,將在電梯周圍建立安全志願崗,並對崗位人員進行電梯安全應急培訓,特別是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急停按鈕的使用,一旦發生故障,第一時間緊急按動急停按鈕,防止或減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