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讀者鄭先生:夏季高溫天氣,請問如何正確用好車內空調,使其發揮最佳能效、減少油耗?
“夏季生活點題服務”專欄記者:交管部門專業人士介紹,汽車空調的使用,對於駕駛人來說應該是簡單的常識,但通過對不同駕齡駕駛人進行隨機調查發現,正確用好車內空調並不簡單,很多駕駛人存在誤區,不但影響空調發揮最佳能效,增加油耗,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誤區一:一上車就開空調
打開被暴曬的車,坐進去的感覺就像在大蒸籠裏。許多人會趕快打開空調,開到最低溫度、最大風量上路。其實這樣做車內溫度下降很慢,只有出風口處能感到一絲涼意,且被暴曬後密閉的車內會揮發出很濃的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
進入被暴曬的車後,應先打開車窗、天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打開車門或連續開關一面車門多次,然後使用空調的外循環吹風的最大風量將車內熱氣排出,人員離開車或2至3分鐘後再關窗開啓空調製冷。
誤區二:停車狀態開空調
車輛處於啓動狀態、停車狀態下長時間開啓空調,對車輛的損害比較嚴重。啓動狀態下,空調壓縮機增加電氣系統的負荷,長期帶空調啓動會影響啓動機的壽命。熄火狀態下,空調製冷時內部的大量水分積壓在空調內部,日久便會發黴、滋生細菌,車內的酸臭味通常緣於此。正確的使用方式是,每次車輛啓動後再開啓空調,每次在車輛熄火前,提前3分鐘將空調由冷風擋換至通風換氣擋,在停車熄火前把車內溼氣吹乾。如果停車等人時間不超過10分鐘,開啓空調問題不大,但如果需要等待較長時間,建議熄火離車。
誤區三:低溫大風使勁吹
爲了讓自己更涼快,有些人選擇將出風口正對着自己的臉部,這種方法確實能瞬間讓人感到涼快,但是過一段時間後有可能會產生頭疼。一些車主喜歡將車內空調調至最低溫度、最大風量,但人剛上車身體正處於很熱的狀態,被低溫大風一吹,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低溫、大風量會導致高油耗。在製冷狀態下,將出風口向上調,能夠發揮最佳的製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