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不少市民都接到過詐騙短信,詐騙短信有什麼新特點也成爲大家較關注的話題。記者昨天從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佈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中獲悉,被騙手機用戶接觸詐騙信息的首要途徑是詐騙短信,而詐騙短信中最慣用的伎倆是冒充銀行。
據統計,被騙手機用戶接觸詐騙信息的首要途徑是詐騙短信,佔比爲33.6%,其次是社交工具佔27.0%,詐騙電話佔20.5%,釣魚網站佔12.7%。在詐騙短信中,冒充銀行的最多,佔30.6%,其次是虛假中獎佔26.6%,冒充運營商的佔19.8%。被騙手機用戶中,男性受害者是女性的2倍多,人均損失比女性高出46.3%。17歲至22歲的青少年則成爲手機詐騙的重災區人羣。
據介紹,2015年第二季度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共截獲安卓移動平臺新增惡意程序樣本550萬個,是2014年全年的1.68倍。安卓平臺新增惡意程序主要是資費消耗,佔比高達80.5%;其次爲惡意扣費和隱私竊取。資費消耗類惡意程序主要通過私下撥打電話、短信、頻繁聯網等方式耗費手機用戶的流量和話費,是手機用戶較難察覺的一種惡意行爲。數據還顯示,釣魚攻擊在手機端也開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不僅網絡攻擊有明顯向手機端轉移的趨勢,網絡詐騙中手機端人均損失也更高,手機正在變得越來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