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通過手機app、微信或網站線上下單,有專業分類回收人員承接回收……日前,國內首個O2O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在本市靜海縣正式啓動。據介紹,平臺運用了“互聯網+分類回收”新模式,不但解決了城市垃圾分類回收難題,而且將建設更爲完善循環經濟體系,平臺在靜海縣啓動後將向全市推廣,未來將以天津爲中心,構建覆蓋京津冀的“互聯網+分類回收”新業態。

首個O2O垃圾分類回收平臺靜海縣投用
通過手機上名爲“回收哥”的APP,輸入要回收的廢物數量、種類,並預約好時間,不一會兒,身穿統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靜海縣市民趙健的家中,工作人員將廢報紙、廢電池等廢物一一分門別類,仔細的分別打包。“我覺得挺方便的,以前也不懂分類回收的知識,就直接把這些廢物扔掉了。”趙健說,“這種方式能培養每個人的環保意識,平時養成注意環保的習慣。”

據介紹,作爲國內首個O2O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回收哥”正是通過“互聯網+分類回收”的新模式,通過互聯網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回收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了“線上投廢、線下交投”的新模式,通過網絡平臺將上下游資源整合在一起,解決了源頭垃圾分類回收的難題。大到報廢汽車、家用電器,小至報紙雜誌、燈管電池,都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回收。
項目負責人、格林美集團副總經理魯習金介紹說:“除了廚餘垃圾,大大小小的家庭廢物都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回收,根據不同的品種、數量我們支付費用。這種‘互聯網+分類回收’的方式,是從源頭解決城市垃圾分類回收難題的一種方式,回收的廢品,將根據不同的種類,由專門的公司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處理、循環利用,讓這些‘放錯位置的資源’進行重新再利用。”

生活垃圾“變廢爲寶”
走進靜海縣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這些分類回收的廢物經過集中處理後,將“變廢爲寶”成爲寶貴的資源。據介紹,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年回收處理各類工業固廢150萬噸,可向市場提供再生銅45萬噸、鋁25萬噸、鐵30萬噸、橡塑材料30萬噸,其他材料20萬噸,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礦山”。

根據統計,本市年均回收再生資源總量達600餘萬噸,而通過“回收哥”項目線下交投的生活垃圾,將使靜海縣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產業鏈更爲完善,同各類工業固廢一樣,生活垃圾內也蘊含着豐富的資源,以廢舊家電爲例,可拆接出可回收的鐵、銅鋁、塑料等可再生材料;而廢乾電池中含有鋅、二氧化錳等資源。
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魏建軍說:“目前,園區裏已經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鏈,而回收的生活垃圾,像廢紙、廢鋼鐵、廢電池、廢家電等等,都將作爲再生產的原料,變成新的資源。使園區的原料來源更豐富,產業鏈也更爲完善。”
天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教授葉福興認爲:“採用‘互聯網+分類回收’的方式,有助於推動天津‘四清一綠’工程建設,打造垃圾分類全產業鏈回收處理模式,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形成‘資源—產品—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達到緩解資源緊張局面、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這一環保模式也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