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居委會提升改造之後是什麼樣”、“什麼時候能去新場地搞活動”、“津城書吧哪天開放”……今年以來,爲了解決服務和聯繫羣衆“最後一公里”問題,河西區繼續投資新建、提升、改造了一批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前不久,又有一批設施投入使用或進入施工階段。近日,帶着居民們關注的問題,記者來到了掛甲寺街新城、尖山街紅山裏和東海街華江二委等5個社區,對“居民之家”最新的動態和施工進展情況進行了採訪。
現場一:場地投入使用設施逐步完善
“這得有多大面積啊?”第一次參觀尖山街紅山裏社區居委會新址,居民們頗有些驚訝。面積大、環境好,是居民們的第一印象。在此之前,紅山裏居委會辦公的平房面積加起來僅有100多平方米,除去辦公場地,居民活動場地極其有限。去年,該街將原街道行政服務中心作爲了紅山裏社區辦公設施的提升改造對象,面積是原來居委會的10倍,足足有1100多平方米。該建築共有三層,一樓除了用作居委會辦公以外,還設置了黨員活動室、居民議事廳、勞動保障服務大廳、圖書閱覽室和青少年快樂營地。二、三層分別被作爲居民活動的功能性場地。如多功能活動室、音樂藝術沙龍、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聯合會辦公室、第二故鄉聯誼社活動基地、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等。自從遷入新址以來,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羣衆活動蓬勃展開。唱歌、排戲、練舞蹈,文化社團有了固定的活動場所,成員們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紅山裏流動人口較多,社區專門爲他們設立了第二故鄉聯誼社活動基地,讓新市民感受到社區“家”的溫馨。
隨後,記者來到了掛甲寺街新城社區,在由原來街文化站改建的居委會裏,記者見到了社區京劇團成員賈新萍。她說,自從搬到新居委會之後,她們的排練沒有一次間斷過,社團成員們再也不用爲了場地跟其他社團“錯峯”活動了。與紅山裏社區不同,新城社區的內部設施還在逐步完善中。據介紹,津城書吧的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基本完成;爲電子閱覽室新購置的十餘臺電腦,近日將完成安裝;爲各個文體社團配備的樂器等也將陸續到位。在來到桃園街元興新里社區時,記者看到,白牆紅頂的小二樓成了社區裏的一大亮點。前來辦事的居民正和工作人員在會客室交談、愛好運動的居民正在練習乒乓球,新建成的津城書吧和電子閱覽室窗明几淨,環境優雅,大人和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地閱讀書籍或上網瀏覽。暑假期間,居民們已經把這裏當成了文化休閒場所。

現場二:各方協調到位施工緊鑼密鼓
“目前,紅波里社區居委會共有三處場地,面積分別是74平方米、41平方米、30平方米,馬上要開工改造的地點比現在加起來大很多。”當記者見到該項目具體負責人劉彬時,她剛忙完項目的招投標工作,正在和有關部門協調正式開工的日子。在此之前,街相關部門已先後幾次組織居民代表召開議事會或通過走訪等形式,向居民們徵求意見和建議,力爭把工作做實做好。“早一天開工,居民就能早一天受益”,她還介紹說,新租的平房有300平方米,提升改造後將設置辦公區、黨員服務站、警務室、老年活動室和多功能會議室等,原有的辦公場地將被分別用作閱覽室、青少年快樂營地以及勞動保障工作站,以徹底緩解場地空間不足的問題。
在華江二委社區,居民們都在討論着一件事:“改燃併網之後,社區裏的那座鍋爐房一直空置,雖然沒有了燃煤粉塵給大家帶來的困擾,但總覺得有些浪費。現如今,鍋爐房將被改造成居委會辦公場所,真是替居民着想,爲居民辦實事了。”華江二委社區屬於東海街,現有的辦公面積爲248平方米。今年上半年,這座社區裏的鍋爐房被作爲了改造對象,改擴建後,該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將達到500平方米。記者瞭解到,該鍋爐房內二樓框架結構前幾天剛剛完成混凝土澆築,現在正處於養護期。這幾天,負責該項目的街社會事業發展科科長王瑋都會定點來現場察看,以保證工程不出現任何問題。據介紹,該工程預計在10月底完工,屆時居委會將能入駐。
相關部門:保質保量完工提供優質服務
隨着全區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提升改造工程的逐步推進,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提升改造後的居委會都有了統一的標識。原來,在提升改造過程中,民政等有關部門從內外環境、功能設置、裝修裝飾、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都進行了精心謀劃。其中,區民政局以打造溫馨祥和的“社區居民之家”爲目標,重點圍繞“六室六站兩欄兩校一苑一家園”美麗社區的創建要求,對設施功能進行規範和完善,並協助街道做好內部裝修裝飾。“六室”,即社區黨組織辦公室、居委會辦公室、居民代表大會會議室、社區警務室、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六站”,即黨員服務站、社區工作站、綜治信訪站、計生服務站、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站、慈善捐助站;“兩欄”,即宣傳欄、公示欄;“兩校”,即社區黨校、居民學校;“一苑”,即室外活動場所;“一家園”,即半邊天家園。除了這些基本功能室外,一些提升改造後的社區還結合地域特色設立了特色功能室。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各街道堅持把設施更多的用於社區居民活動,辦公採取“一門式”辦公,涉及低保、勞動、計生、殘疾人、婦聯等辦公內容儘量集中在一個大的敞開式辦事大廳,方便百姓辦事。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經過提升改造後的綜合服務設施,將被打造成集管理、服務、文化、娛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站,有關生活救助、就業養老、文化娛樂、志願服務等需求都能在社區內“一門式”解決,不但爲社區工作者營造了良好辦公環境,也讓居民足不出社區,享受到更多優質的服務。
民政部門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以來,全區83個未達標的社區中,55個項目已通過新建、自有產收回、租賃、統籌區屬及相關單位用房、調整社區規模等方式實現達標。全區144個社區,達標社區數爲116個,達標率爲81%。未達標的社區中,12個項目正在施工中,10個項目正在履行相關程序,6個項目正在積極推動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