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天津北方網訊:8月16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針對廣大市民密切關注的空氣質量問題,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與南開大學化學專家、專業檢測設備製造廠商志願者,攜帶了空氣檢測儀器,從事故發生的外圍區域向中心地區不斷推進,一路檢測空氣質量的指數。
“通過檢測可以發現,咱們目前所處的位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爲0.699毫克每立方米,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值,這和我們在市區內所測到的數值是差不多的。”徐業蓬是霍尼韋爾工業安全集團氣體探測事業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上午10點,在位於距事故中心約3公里處的泰達二小安置點,他所攜帶的檢測設備得出了第一個檢測數據。
徐業蓬這次攜帶的檢測設備是專門檢測空氣成份含量的。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儀器爲手持式,比普通鉛筆盒略大,頂端有一個進氣嘴用以蒐集空氣樣本,儀器開啓後,會實時捕捉空氣質量檢測數據,並顯示在儀器正面的顯示屏上。
“有機物檢測儀利用光離子化原理,可以探測到非常微量濃度的有害氣體,是高精度的有機物探測器。另一臺六合一複合式氣體檢測儀可以檢測一氧化碳、硫化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燃性氣體、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在空氣中的含量。”徐業蓬說。
10點20分,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一行步行至距離事故中心直線距離約2公里處的位置,經過檢測,這個點位空氣中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氮等含量均顯示爲0,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0.15毫克每立方米。“這是瞬時數值,而要得出比較穩定的數據,需要在一個位置進行反覆的測量得出一個平均值。但就目前來看,這個數值還比較低的。”徐業蓬說。
11點左右,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感到現場起風了。風力不很大,風向大致爲西南方向。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玉新表示,這次爆炸涉及到多種化學品,處理起來存在一定難度,而起風有利於有害氣體的擴散和稀釋,從減輕人體傷害方面來說是個利好。
距事故中心直線距離約1公里處的警戒線處,是這次檢測的最後一個點位。在這裏檢測結果顯示,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氫等含量均爲零。
“爆炸的時候,有點異味,現在聞不到了。”家住在海港城小區的趙先生和妻子在距離自己家不到100米的警戒線外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爆炸發生時,他和家人幸運地跑了出來,沒有受傷。
“我們現在住在安置點裏,每天都有食物和水供給,生活基本沒有問題。”趙先生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他這兩天每天都要到小區附近轉轉,因爲他想回家找找事故當晚跑丟的寵物狗豆豆。
和趙先生一樣,在第四大街附近購物中心上班的賈女士也住在周邊小區,由於事故並沒有給她的家造成什麼損失,所以她還是每天正常上班。“能感到情況是在不斷好轉的,基本上我沒戴口罩。”賈女士說。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一路深入發現,隨着事故處置進展的不斷推進,市民生活情況也日趨正常化。如果市民關心事故區域周邊的空氣質量情況,可以關注環保部門發佈的空氣質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