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防止爆炸可能產生的危險性氣體影響現場工作,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就成爲應急指揮部指揮救援、設置羣衆安置點等工作的重要參考數據。昨天,記者來到位於航運三道與北港路交口的氣象應急指揮車上,車頂的衛星通訊、風力風向測試以及車內的電腦等設備都在運轉,雖然開着空調,但車內還是熱得和燜鍋一樣,五位氣象工作人員正在滿頭大汗地工作。
“現在的風力風向、溫度、能見度自動站觀測數據是多少?”市氣象臺副臺長劉彬賢問。另一位工作人員立即開始操作儀器讀取數據,回答說:“13時,南風2級,溫度36.5℃,相對溼度25%。”劉彬賢說: “好,已經轉南風了,估計一會兒風向轉爲東南,馬上寫報告。”不久,一份內容包括現場氣象實況與未來6小時天氣預報的“應急現場氣象服務專報”被送往濱海安監、市應急指揮中心、濱海應急指揮部等各個部門。
報告送走不久,車輛後方的顯示屏亮了起來,市氣象臺會議室出現在屏幕中,氣象會商馬上開始。後方工作人員問:“現場情況怎樣?風向變了嗎?”劉彬賢立即拿起了話筒:“先前預報的比較準確,現在已轉東南風。今晚7點的現場例會照舊,‘家裏’情況怎麼樣?”後方回覆:“明天有一次弱降水過程,預計雨量不大,但可能有雷,20點之前稍強些,之後減弱。18日下午到夜間有中等強度的雷陣雨,雨量比17日大,如有變化我們及時溝通。”
邊會商邊記錄,例會結束後,劉彬賢稍稍鬆了一口氣,告訴記者:“我們濱海新區氣象預警中心距離爆炸點2公里左右,現在已經無法辦公了。這個應急車能測到氣象預報要求的所有數據。13日凌晨1點多,濱海的同事們就駕駛着應急車來到事故現場開展服務,現在我們‘三班倒’,每小時進行一次短時預報,每天兩次例會上進行趨勢預報。目前指揮部最關注的是風向、風力、降水、氣溫這幾方面,我們也將盡可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氣象信息。”說完話,五名工作人員再次準備起下一小時的氣象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