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很多受災羣衆和志願者在爆炸現場附近都會聞到刺鼻的氣味。李克強總理前天也問到這個問題:“我聞到的氣味是什麼?”昨天,記者採訪中將同樣的問題拋向環境監測專家,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刺鼻氣味是多種複雜化學成分綜合的味道,具體還不能確定是什麼成分,曾經在周圍空氣檢測中,測出有氣味的氣體主要是氰化物,苯系物,硫化氫、氯化物以及有機物等類似氣體混合的東西,還有這些物質燃燒時產生的煙。環保部門從13日凌晨起持續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目前,警戒區域外空氣中污染物含量均低於標準值,一旦超標將立即向社會公佈情況。
17個點位24小時監測空氣
事故發生後,環保部門迅速佈置,第一批位於濱海的環保監測人員13日凌晨0:40趕到事故現場,並迅速開展工作,13日凌晨3時起,環保部門在事故現場下風向佈置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並迅速調集各區縣環保監測力量,到13日中午,累計設置17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從點位分佈圖上看,在位於事故點下風向3公里多的天津港新港八號路及與之相交的美洲路等路段沿線,以事故點爲圓心、半徑3公里呈扇面狀設立。根據專家會商的結果,14日調整了部分監測點位和監測項目。目前環境空氣固定監測點位12個,其中特定污染物監測點位11個,主要監測空氣中氰化物、苯系物、VOC等項目。
兩小時檢測一次迅速送檢
天津環境監測中心副總工程師張贊介紹,目前12個環境空氣固定監測點位,每兩小時檢測一次,然後把氣體採樣的試劑迅速送到市環境監測中心進行檢測。
戰鬥在一線的環境應急監測人員,同樣在爆炸核心區經受着危險,他們是另外一組“最美逆行人”。“很多隊員都連續工作。第一天和第二天,每天只能睡上一個小時。”張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