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環境監測人員就像是環保工作的“眼睛”,有着“哨兵”的職能。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以來,天津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人員在13號凌晨就抵達爆炸事故現場附近,並設立監測點位,不到一個小時,第一組數據已經監測出來。一線監測人員通過採樣與分析來監測我們的環境質量、監控污染源排放,爲事故後環保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昨日中午12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濱海新區東疆港區新港三號路與美洲路交口附近的環境監測點位,這裏距離爆炸現場僅有三公里左右,現場幾名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在忙着整理各式採樣器具。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副總工程師張贊告訴記者,他的工作是組織現場監測、組織後勤保障協調等,每隔兩個小時便會監測一組最新數據併發往指揮部。“目前共有17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環境監測工作人員24小時都需要在一線監測,並隨時向指揮部報告。”
張贊說:“在選擇監測點位時需要本着幾個原則,一是考慮事故下風向進行相對密集佈置點位監控;二是考慮人口密集區域佈置點位監控,我們選擇點位之後會報告指揮部”。
中午12時45分左右,記者跟隨監測人員在附近點位進行環境的監測和採集工作,此時戶外烈日下溫度已逼近34度,監測人員在烈日下辛苦監測,衣服已被汗水浸溼。
13時,監測員把監測的數據整理好交到張讚的手中,張贊進行整理後發往指揮部。在張贊整理現場監測報告的同時,一輛環保監測車來到張讚的監測點位,車上下來的是北辰區和河東區的環保監測工作人員,他們把附近點位監測的數據統一交到張贊手中。據介紹,各個區縣的監測人員都參與了這次事故的環境監測工作。這些”環保衛士“用他們監測的數據爲我們的環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