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集合2位院士、17位專家,全院1100人次及時投入傷員救治,並派出2支救援隊到達核心區,有效預防救援官兵的中毒風險。截至目前,已有8位傷員脫離危險。
集中專家力量救治傷員
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院長侯世科說:“我們集中了全院最精銳的、技術最好的醫務人員來救治傷病員。特別是2名病危的和4名病重的,國內頂級的專家和我們醫院頂級的專家都在死盯死守,24小時就在牀旁,每一位病人配一個治療小組,隨時實施搶救措施。打一個比喻,搶救這些危重病人,就像在高空走鋼絲,要把各種臟器的參數都要調好,有一個調不好的話,有一個搶救措施不到位的話,這個鏈條就斷了,意味着生命的結束。”
據悉,在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的ICU病房中,醫生全力救治着爆炸事故後最危重的病人——53歲的公安幹警陸某。陸某有顱腦損傷,並伴有全身高達75%以上的大面積深度燒傷,是3度燒傷,也是最重的燒傷,不但燒到表面,已經燒得深到骨頭,同時有肺部的爆震傷,有呼吸道的吸入燒傷,還有腹部臟器的損傷,以及全身多處開放性損傷和多處骨折,是複合傷。
“對於醫生來說,這位病人的救治難度極大。這就要求集中我們最優勢的醫務人員和我們的專家,大家共同討論,每一項的救治措施都要到位。救治危重傷員就是在和死神賽跑,就是在醫院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緊張程度和在戰場衝鋒陷陣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全院的醫務人員對相對輕的病人也是實施全方位的檢查,全方位的叮囑。這是職業道德,也是對病人負責,是對家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因爲我們是醫護人員,做這項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我們也是帶着感情去做的,確實他們在現場是我們的英雄。”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院長侯世科說。
支援武警醫院救治工作的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陳欣也表示:“傷員燒傷的治療剛剛開始,還沒有脫離危險。在這個狀態下,無論是醫生、護士,還是家屬要對他們要有一個關愛。舉個例子,比如傷員趙長亮,因爲年輕,擔心自己的容貌。在病房會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腳,他的治療意願特別高,肺部排痰時翻身很痛,同時後背還有傷,但爲了助於他排痰,護士只能拍背,拍的時候他疼的要跳起來,即便這樣,他還是很配合。”
開發區支隊特勤隊的消防官兵楊某的母親表示:“我非常能理解每個家屬焦急萬分的心情,我的兒子送到武警醫院後得到了醫生的救治,各科專家都被抽調過來,對孩子很精心,現在已經度過危險期。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們做完手術,燒傷科醫生魏華每天都給我的兒子和其他度過危險期的官兵送飯,對待戰士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很感激。”
救援隊亦趕赴爆炸事故核心區
據瞭解,除了醫院本身的救治,武警醫院還派出2支救援隊前往爆炸核心區開展救治和培訓工作。據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院長侯世科介紹,救援隊由副院長韓慧娟親自帶隊,在覈心區進行醫療保障。還有一支救援隊在前方進行心理救援。
目前,由急救、中毒、防護方面專家組成的22人武警醫院醫療救援隊,配置救護車、運兵宿營車、手術檢驗方艙車、物資運輸車,以及6大類100餘種藥品、耗材前往爆炸核心區域執行任務。在8月19日早晨8點40分到達天津科技大學泰達校區後,立即對執行爆炸核心區清理任務的交通指揮部救援官兵進行了防毒面具及防護服使用方法培訓,中心ICU副主任李國強重點針對氫化氰中毒的分度和處理進行培訓,有效預防救援官兵的中毒風險,起到最大程度的外界隔離效果。當天下午13時,副院長孫新志帶領醫教部副主任韓晨光及呼吸、皮膚、消化專家一行5人,攜帶部分藥品,趕赴天津出入境邊檢總站東港站執行醫療巡診任務。(北方網新媒體見習記者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