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跑輦”是天津百姓特有的祈求平安、慶祝豐收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東麗區無瑕街蘇莊村的村民們世世代代守護着蘇莊寶輦,將“跑輦”文化發揚傳承。
蘇莊村的寶輦是1986年6月,在東麗區文化部門的支持下,由當時李莊鄉政府和村委會及民衆共同集資2萬多元,按照嘉慶十三年的式樣重新修造的。蘇莊寶輦花會副會長張加玉回憶說,“我們本村的五個木匠自己打的,四十天打了個雛形,找江蘇的師傅刻了個來月,我們找鄉政府給了八千,區政府給了四千,大隊給了四千,老百姓捐獻四千,個人捐獻三千,兩萬兩千五打成了。打成了我們從全鄉十三個村進行了表演,人山人海很熱鬧了。”
據介紹,重修的寶輦爲木質結構,高4米,重量約500公斤。輦身由輦座、輦頂、輦杆三部分組成。輦座四周雕刻九獅圖、福祿萬代、竹林三鶴等圖案,都是描金彩繪。輦身四周包裹着杏黃色緞子的蘇州刺繡,並繪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圖案,4根擡槓供8人擡輦時用。花會成員趙洪祥說,“整個一個大輦,千來斤,前面擡攆這五個人,不動,後面四個擡輦的,整個轉這一大圈,多大的力,有時轉兩圈。幾種會都圍繞着寶輦,活動日期一般是從正月初六一直到正月十六,整個一個場地都是人,都出來看。”
蘇莊寶輦花會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跑輦”夢,他們希望能有更多人瞭解蘇莊寶輦,將村裏世代流傳下來的這種祈福慶祝的文化代代傳承下去。如今雖然村裏喜歡跑輦的年輕人不多,但只要有人蔘與、喜歡,就不會後繼無人。趙洪祥說,“我們爲了給後人留下精神財富,今年我們置了攆上的攆帽、攆圍子、穗子、下面的凳子,重新都換新的。”
蘇莊寶輦花會近年來參加了天津市旅遊節、媽祖文化藝術節等演出活動。2014年,蘇莊寶輦還申請了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輦花會的老人們相信只要代代守護着寶輦,跑輦文化的傳承就不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