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二、歷史的重要性
1、能給人類帶來智慧
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需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國文明之長。
——2015年8月23日,習大大在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中說
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從一代一代眾多仁人志士的人生實踐中,從中華民族傳誦千古的詩文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偉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會風尚以及那些治國理政的思想精華。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2013年12月26日,習大大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3、以史鑒今啟迪後人
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2014年2月25日,習大大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4、思想體系影響後人生活
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2014年4月1日,習大大在比利時歐洲學院的講話
5、歷史記述了前人積累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
歷史記述了前人積累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記述了他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思想與智慧,記述了他們經歷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
6、銘記歷史警示未來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2015.7.07習近平參觀《偉大勝利歷史貢獻》主題展覽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得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我們開展紀念活動,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警示未來。兩國今年舉辦相關紀念活動,為的是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共同弘揚歷史公正和國際正義。
——2015.5.11-12習近平出訪白俄羅斯
我們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了隆重活動。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2014.12.31習近平主席發表2015年新年賀詞
歷史刻骨銘心,永遠不能忘記。要教育官兵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2014.12.15習近平視察南京軍區機關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並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2014.7.07首都各界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2014.7.07首都各界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7、中國共產黨向來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
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於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這是我們黨九十年來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二?一一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1、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014年2月,習大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
——2014年10月,習大大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因勢利導,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揮積極作用。
——2013年11月,習大大考察山東曲阜孔廟時提及傳統文化時的講話
2、堅持洋為中用,不能照搬
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
——2014年10月,習大大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
——2013年3月7日,習大大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3、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必須堅持正確歷史觀、加強規劃和力量整合、加強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強輿論宣傳工作,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著力研究和深入闡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等重大問題。
——2015年8月1日,習大大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3年12月30日,習大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2013年1月5日,習大大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0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4、深刻認識歷史必然性與規律性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要把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改革開放重大部署落實好,就要認真回顧和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
——2012年12月31日,習大大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乾出只有後人纔能乾出的業績來。
——2013年12月26日,習大大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5、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2014年2月25日,習大大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