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伴隨首相安倍晉三強推安保法案,日本國內的反對情緒不斷高漲。8月30日,日本反對新安保法案團體在國會大樓前召集抗議集會,約12萬日本民衆參與。民衆態度鮮明,喊出“廢棄安保法案”、“安倍下臺”等口號。日國內大阪、名古屋、沖繩、廣島等其他城市也舉行了抗議集會,據估計有100萬人參加。這是近來該國舉行的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反安保法案抗議集會。
民怨沸騰至此並非偶然。早在6月底,日本反戰組織就向參衆兩院遞交了165萬人的簽名,要求撤回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並廢除安保相關法案。日各大媒體針對安保法案的輿論調查也明顯反映出,國民對法案的支持度不高,反對的比例卻持續增加。
安保法案也遭到日本在野黨強烈抵制。7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在其控制的衆議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強行通過安倍政府提交的安保相關法案。當時,反對黨在會場打出各種抗議標語。在此次國會大樓前的抗議活動中,民主黨代表岡田克也、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等政界人士也對安保法案進行批判,呼籲團結一致推翻安倍政權、撤回安保法案。
面對國內的反對之聲,安倍並沒有認真對待,反而一意孤行。從根本看,安倍執意要實現他自己的政治抱負。安倍的目標是要突破戰後體制對日本的“束縛”,將日本打造成政治和軍事大國。爲實現這個目標,突破對集體自衛權的限制是重要一步。因此,安倍不遺餘力地推動安保法案修改,爲行使集體自衛權掃清法律障礙。
同時,通過新安保法案也是爲了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美國希望日本的自衛隊能在海外行動中承擔更多責任,安倍則努力調整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來配合美國。爲了本國和軍事同盟的利益,安倍並不在意日本的行爲是否引起地區國家的安全關切、影響到地區和平穩定。
另外,安倍還自認爲掌握了技術層面的主動性。目前,自民黨和公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衆兩院均佔據優勢。安保法案已在衆議院獲得通過,在參議院得以通過的可能性也很大。即使在參議院遭遇阻力,按照憲法規定,衆議院可再次表決通過。事實上,安倍早就做好準備。此前,執政聯盟已將國會延期,就是爲了保障安保法案有足夠的時間。
針對安保法案,安倍不惜犧牲民意支持放手一搏。安倍其實應該知道,民憤積累到一定程度將會爆發,進而產生摧枯拉朽的作用。一個不被人民認可的領導人,怎能被人牢記、留芳青史。
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安保法案,安倍一步步實現着自己的“夢想”。其有恃無恐的作爲,必將付出應有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