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醫15年來,他用精湛的醫術爲患者解除病痛,揚起上千名患者生命的風帆。多年來,他全心投入,牽頭組建特色專科,着力打造過硬團隊,用雙手托起生命的希望。他就是武清區中醫院胸外科主任張雲嵩。
從無到有牽頭組建特色專科
今年41歲的張雲嵩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曾在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全軍胸外科中心學習並取得胸心外科學臨牀碩士及博士專業學位,師從於全國著名的胸外科專家陳建明教授、範士志教授及蔣耀光教授,於2009年至2013年在天津解放軍第254醫院胸外科從事臨牀工作。期間,他多次受邀來到區中醫院爲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並對中醫院的服務和設施有了很好的印象。2013年5月,在區中醫院的力邀下,張雲嵩作爲特殊人才被引進到武清工作。
初到區中醫院,張雲嵩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針對胸部疾病進行診治的特色胸外科專科。面對缺少專業醫護人員、醫療設備不完善等難題,張雲嵩暗下決心,直面挑戰。他每天早出晚歸,一心撲在工作上,人員不足就從其他科室選調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的醫護人員,設備不新就利用醫院提供的資金購置一批先進醫療設備。科室成立後,張雲嵩確立了“胸部疾病小專科,診治手段大綜合,外科手術微創化,中醫西醫出特色”的科室技術發展思路,開展了以支氣管鏡、經皮CT引導小肺穿刺活檢及胸腔鏡下活檢等微創診斷技術,建立了以胸腔鏡微創手術爲代表的胸部外科手術體系、以氣管鏡下介入治療爲代表的氣道介入治療體系、以氬氦刀冷凍消融爲代表的胸部腫瘤微創治療體系,並緊密結合中醫輔助治療,形成了中西醫結合的胸部疾病微創治療特色,多項技術填補了區內空白。
2013年11月,一位老人在幹農活時,不幸被從斜坡上快速滑下的農用三輪車及一輛靜止的農用四輪車前後夾擊擠壓致傷。當他被送到區中醫院時,已呼吸困難、生命垂危。經檢查發現,老人右側主支氣管斷裂、縱膈氣腫、多發肋骨骨折,張雲嵩立即對患者實施右主支氣管隆突成形術,經過兩個小時的緊急救治,患者斷裂的氣管被成功縫合,術後轉入重症醫學科,恢復良好。據介紹,氣管斷裂患者極易在短時間內因低氧血癥和張力性氣胸致死,死亡率極高,該病人的成功搶救,也標誌着武清救治胸外傷危急病人達到了市級先進醫療水平。
膽大心細雙手托起生命希望
專注成就卓越。“只有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才能實現新的突破,讓更多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張雲嵩從事胸心外科工作15年來,在胸外科重症領域頗有獨特見解,先後開展全麻開胸手術近2000例,參與過體外循環下擴大肺切除術、自體肺移植術、氣管隆突重建等較爲複雜的胸外科手術,並熟練掌握胸部腫瘤穿刺活檢、氣管鏡下氣道介入技術、胸腔鏡微創手術及氬氦刀腫瘤微創消融手術等技術。
難度大、時間長、風險高是胸科手術的特點。一臺手術常常從早上做到下午。下了手術,張雲嵩還要第一時間去診治其他病人,常常不能按頓吃飯。半夜急診手術,對於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2013年9月,一青年男性胸部多處被刀刺傷流血不止,被緊急送到中醫院治療。當時患者已意識不清,雙側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接到消息後,張雲嵩立刻組織科室同事一起,緊急進行術前準備。然而,患者在術前準備中突然出現心臟驟停,情況十分危急,張雲嵩果斷對患者進行牀旁緊急開胸。在麻醉科醫生完成氣管插管同時,張雲嵩經患者左前胸小切口剪開心包,將心包內大量積血放出,並用手指輕輕擠壓左心室。在有條不紊操作下,患者的心臟復跳。隨後,患者被立即送入手術室,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治療。手術順利結束後,患者被送往監護室進行緊密觀察。沒有人知道,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後,張雲嵩麻木的雙腿很久才恢復知覺,更沒有人知道,他的雙腿上佈滿了血絲。
古人云:“醫無德者,不堪爲醫”。一名醫生得到認可和好評,憑藉的不僅是醫術,更是醫德。在張雲嵩看來,成爲一名好醫生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追求。多年來,他始終踏踏實實做事,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到醫院挨個詢問患者的病情,把患者當親人來看,對患者能幫則幫、能省則省。看到一個個生命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延續,張雲嵩深深體會到一種成就感、價值感,並從中汲取了不竭的力量。
率先垂範打造過硬專業團隊
嚴謹、細緻、負責,是張雲嵩多年來一貫奉行的行醫原則。他總對身邊的人說:“當生命交到我們手上,我們就要負起全部責任,全力以赴地去救治,做醫生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讓自己問心無愧!”
作爲學科帶頭人,張雲嵩帶領青年醫師學業務、搞科研,以身示教,率先垂範。他把建立一支團結和諧、努力進取、業務一流的團隊作爲努力方向,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帶領大家克服困難、奮發向上。他針對每位年輕醫生的特點,佈置不同的任務,通過業務學習、疑難病例討論、讀書筆記、三級查房等形式加速對年輕醫生的培養。通過兩年多的言傳身教和嚴格的專科訓練,科內全體醫生及相關護士拓寬了專業視野,熟練掌握各項專科技術,形成業務精湛的專科團隊,科室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張雲嵩還十分注重對科室內涵文化的建設,他向全體醫護人員提出一切以病人爲中心的觀念,確立了“團結、嚴謹、勤奮、進取”的科訓,強調“學於平時、嚴於術前、精於術中、勤於術後”,確立“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的科室文化理念,鼓勵科室人員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哲學、文學、藝術等文化知識,提高個人修養及整體素質,形成較強的科室文化氛圍。
多年來,在注重醫療隊伍建設的同時,張雲嵩一直堅持下鄉隨訪入戶,爲他們進行肺癌篩查,更新、完善個人健康檔案,有針對性地調查、瞭解入院及出院患者的病史及生活方式,從而進行更加有效的治療。他積極開展鄉醫培訓,轉變鄉村醫生“重治輕防”思想,並針對肺癌高發的現實,和醫院放射科合作率先開展了早期肺癌篩查工作,有效提高了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張雲嵩始終堅持一切爲患者着想,切實爲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回顧多年來的行醫生涯,他感慨萬千:“醫生職業很高尚,也有成就感,做醫生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仍然要當一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