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根據《天津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的要求,濱海新區13家醫院從昨日零時開始,正式啓動公立醫院改革降低藥品加成,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濱海新區範圍內,天津市永久醫院、海洋石油總醫院、天津海濱人民醫院、天津港口醫院等企業醫院參照執行。其中,西藥和中成藥,藥品加成率從15%降爲7.5%;門診掛號費、診查費合併爲門診診察費;爲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項目,調整爲:普通6元、中醫7元、急診8元、副主任15元、主任20元。
濱海新區13家醫院正式啓動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降低藥品加成,參加改革的醫療機構銷售藥品,按照醫療機構實際採購價格順加7.5%作價銷售,實際加成金額最高不超過37.5元。中藥飲片仍按現行作價辦法執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高體現醫護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費、手術費、護理費、治療費等,降低CT、核磁項目檢查費。其中,按照新版國家規範,將掛號費、診查費歸併爲西醫診察費、中醫辨證論治費。按照醫院級別和醫生技術職稱分檔制定門診診察費價格。調整手術費、麻醉費、搶救費價格。依據現行手術分級、麻醉類別,分別調整價格。特級、甲級手術允許在此次價格調整的基礎上上浮50%。
同時調整偏低的牀位費價格。現行價格雙人間低於50元/牀·日的,調整爲50元/牀·日;3~4人間低於40元/牀·日的,調整爲40元/牀·日;多人間低於30元/牀·日的,調整爲30元/牀·日。現行價格高於調後價格的不做調整。降低CT項目檢查價格,同步降低三維立體重建、雙螺旋連續掃描等項目價格。降低核磁檢查項目價格,不再區分國產、進口儀器,按照檢查設備場強制定價格。
此次降低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方案,在濱海新區公立醫院試行。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仍按照《市發展改革委市衛局關於調整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試行)的通知》(津發改價綜〔2014〕645號)文件規定執行。
改革對看病就醫和醫療行爲帶來的影響
-對患者醫藥費用的影響
改革方案設計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據測算,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額佔取消藥品加成收入的比例爲85%,其餘15%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和醫院內部消化解決。整體上不會增加患者負擔,部分患者有所降低,特別是門診患者,單純進行治療以及部分手術患者醫藥費用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對患者就醫方式的影響
本次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將分級診療試點作爲一項重要工作。隨着改革的推進,將爲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使患者不用再跑到大醫院開藥,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就可以取到和大醫院相同的治療藥物,一個月的長處方藥還能降低患者診查費用負擔。爲推進分級診療,醫保、醫藥政策和優質醫療資源將向基層傾斜。在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保額度的同時,大醫院治療的藥品也將同步放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通過醫療聯合體的全覆蓋,二級以上醫院醫師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組成團隊,公立醫院的醫師每週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診,提高基層爲患者服務的能力。分級診療制度建立後,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小病、常見病的就診費用相比大醫院會更低,也更方便。通過差別化的服務和費用引導,也有利於構建合理就醫秩序。
-對醫院診療行爲和管理方式的影響
從長遠看,特別是通過藥品、耗材陽光采購,進一步降低藥品、耗材價格等政策措施實施以後,可以有效控制患者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緩解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還將通過績效考覈、加強監管等手段監測藥佔比、耗材佔比、門診和住院費用增幅、醫保患者自費比例等指標,引導公立醫院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降低藥品和衛生材料收入的比重,提高業務收入中技術勞務性收入的比重,引導公立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診療、因病施治,規範大處方、重複檢查和誘導需求等不規範醫療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