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在12月4日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將滿三週年之際,《中國紀檢監察報》從12月1日起陸續推出“八項規定改變中國”系列報道,選取不同人物的不同視角,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所見所感,來向人們展示八項規定在潛移默化中移風易俗的魔力。
昨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題爲《黨員幹部說"還是回家吃飯好!"》的文章指出,八項規定改變中國,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出臺八項規定後三年來,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悄然更改,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中國正在發生着潛移默化但卻深刻的變化。
同日發佈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三週年系列報道之一《作風之變,就在身邊》通過實例指出,八項規定在北國南疆掀起了一場深刻的作風之變,由此產生的改變,就在身邊,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首先從會風文風到“吃穿住行”,尚儉成爲風尚;其次領導幹部“八小時”之外的生活更趨理性;更多幹部學會了嚴於律己和躬身爲民。
今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三週年系列報道之二《企業主說“斷了吃回扣的財路”》。文章從浙江省義烏市掛曆商2013年集體賠錢說起,義烏市陽光小區可謂是掛曆集散地,2013年之前,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到此採購,少的幾千份,多的幾萬份。但2013年中央紀委發出《關於嚴禁公款購買印製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後,所有的公家人都“爽約”了。因爲當地的商戶對於公家採購從不要定金,所以那些賣不出去的檯曆、掛曆,讓他們多多少少都賠了錢。
中央八項規定尤其是中央紀委的一紙通知對經營造成如此之大的衝擊,但義烏市掛曆商卻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定”,因爲不少商戶表示,雖然公家拿貨慷慨,但是作爲商戶的他們只賺了很少的利潤,絕大部分都讓前來訂貨的領導幹部拿了回扣。八項規定不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而是斷了那些吃回扣的公家人的財路。如今“來自公家的訂單現在已經降到了零,但社會大衆的需求市場並沒有縮小。”從農曆馬年,到羊年,再到猴年,掛曆市場正在浴火重生的路上。
《回家吃飯》一文,摘取兩則基層幹部生活中的小故事,折射當下黨員幹部的一個新風貌:不再熱衷公務應酬,發自內心的認同還是回家吃飯好。
朱敏是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作爲黨的誕生地,南湖紅船一直是人們心中嚮往的聖地。爲此,前些年朱敏沒少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遊南湖,覽水鄉古鎮,觀錢江潮,送回賓館或者送到機場——一條龍的行程幾乎成了前些年南湖區公務接待的常規模式。朱敏回憶,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前,她幾乎有一半的工作精力都用在了公務接待上,最忙的一天,完成了6撥客人的接待任務。回家吃飯,對朱敏和她的家人來說,一度顯得異常珍貴。
三年前,八項規定出臺發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動員令。漸漸地,藉着檢查、調研之名來遊古鎮、觀潮的客人少了,類似一條龍的“常規接待”逐漸在朱敏的工作中銷聲匿跡。“現在,你請他,他都不敢來。額外的應酬、飯局少了,能有更多的時間迴歸家庭,回家吃飯已經成了常態,家庭更和諧,工作起來動力自然十足。”朱敏高興地說。
今年10月,河南省漯河市房管局房管科科長明軍帶着親戚和幾位經商的朋友到漯河天苑家宴飯店吃飯。菜上桌沒多久,幾張疑似幹部公款吃喝的舉報照片就被髮到了“廉潔漯河”微信平臺。雖然經過該市紀委監察局覈實,知道明軍是私人宴請。但虛驚一場,也給他敲了一記警鐘。
“說實話,黨員幹部中真正喜歡應酬的沒幾個。”明軍表示,八項規定實施三年,促使黨員幹部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應酬飯局,不再是黨員幹部交流溝通的重要手段;回家吃飯,也不再是“千年等一回”的家人期盼。“無壓力、盡孝心、陪孩子、敘親情,還是回家吃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