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幾天京津冀再度遭遇“霾伏”。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發現,霧霾悄然改變新區生活方式,儘量減少外出、自我健康關注度提高。
在天津港上班的李先生近來養成出門戴口罩的習慣,“有時候氣象臺預報的是輕度污染,但是天空總不是透亮的感覺。爲安全起見,我準備了防霧霾等級最高的口罩。一看手機預報,二看天空,三戴口罩。”李先生自我解嘲地說,“這是我出門前的‘三部曲’。”昨天,原本開發區人流量較高的第三大街也變得有些人影稀疏,路上的行人腳步匆匆,更多人佩戴上口罩。
因業務需要,儘管是重度霧霾天,在塘沽工作的吳昊並沒有減少外出頻次,“最近特別關注朋友圈推送的一些知識貼,尤其是霧霾天怎麼防護、吃什麼有助於排毒的。”這幾天,無論是外出吃飯還是在家自己做飯,吳昊特別偏愛木耳和白蘿蔔等,“好多朋友都推薦這個,我特別諮詢了醫生,醫生也建議多吃,說有助於排毒。”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市民關注吃什麼護肺排毒的同時,有飯店也開始推薦霧霾天保健食譜,“反正吃吃沒壞處,何況這些確實對養肺有好處。”不少食客這樣告訴記者。
約1.3萬輛黃標車全部淘汰
記者昨日從濱海新區環境局大氣處獲悉,爲改善空氣質量,新區今年年初即開始啓動黃標車淘汰任務,目前已完成全部黃標車淘汰,淘汰車輛約1.3萬輛。
“黃標車”是高污染排放車輛的別稱,環保部門檢測數據表明,一輛“黃標車”正常行駛所排放的污染物,是一輛國IV綠標車的28倍。“‘黃標車’的尾氣排放是機動車尾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全部淘汰‘黃標車’對改善空氣質量有較大作用。”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中小學校戶外運動進室內
爲減少霧霾天氣對身體影響,渤海早報記者採訪濱海新區多家中小學校瞭解到,很多學校將課外活動以及戶外體育運動改到室內開展。通過豐富多彩的室內活動,保證學生每天必須的運動量。
近日,濱海新區馨橋園小學組織安排學生開展室內體育課,取消一切戶外體育活動,讓學生既免受霧霾侵害,又能保證孩子們每天必需的運動量。記者瞭解到,濱海新區不少中小學校都取消了戶外體育運動,減少惡劣天氣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