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改革的意見》,對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製度進行改革。就小型汽車自學直考試點、實行自主報考、確保考試嚴格公正等一系列社會關切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
我國每年3000多萬人考領駕照
問:爲什麼要進行駕考改革?有何背景和重要意義?
答:這次駕考改革是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主要有三方面考慮:第一,主動適應形勢發展。我國駕駛人數量持續高速增長,截至今年11月底,駕駛人已達3.2億,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年考領駕駛證3000多萬人,預計2020年駕駛人將達到4.7億。羣衆迅速增長的駕駛培訓考試需求,給做好服務管理、保障交通安全、提升汽車文明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第二,積極順應羣衆呼聲。隨着汽車社會的到來,駕駛技能已成爲人們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羣衆反映學車難、約考難,希望學車更加經濟自主、考證更加規範公正,有的還希望進一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還有的呼籲大力提升我國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和法治文明意識。改革必須與羣衆的要求精準對接,尊重羣衆意願,迴應羣衆關切。
第三,着力加強規範管理。目前,駕駛培訓考試中仍然存在不規範、不廉潔的問題,個別地方駕校與車管所存在“利益鏈”,發生違法腐敗問題。改革必須健全機制、堵塞漏洞,切斷“利益鏈”、打破“潛規則”,實現駕培駕考陽光、公正、廉潔。去年以來,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着手調研駕駛培訓考試製度改革,多次聽取各地各部門意見,實地調研相關行業,公開徵集社會意見,組織專家專題論證,形成了改革意見。
提升駕駛人安全文明素質是改革核心目標
問:請介紹一下改革的總體思路?
答:駕考改革是涉及億萬羣衆切身利益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問題爲導向、以改革爲動力,堅持安全第一、便民利民、開放競爭、公正廉潔的原則,圍繞促進駕培市場開放競爭、駕駛考試公平公正、服務管理便捷高效,全面提升培訓考試工作服務管理水平。
第一,深化簡政放權。公安和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首先從自身改起,向自己開刀,能“減”的盡減,該“放”的堅決放開,該“脫”的徹底脫鉤。進一步開放駕培市場,促進有序良性競爭。實行羣衆自主約考,廢除考試名額分配製,剷除滋生腐敗土壤。堅決與駕校脫鉤,還利於社會,還利於民。
第二,突出優化服務。尊重羣衆意願,優化程序、簡化手續,實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試點自學直考,全面放開異地考證、換證、補證、審證,能一次辦完的,不讓羣衆跑兩趟,能網上辦理的,不讓羣衆多跑腿。
第三,堅守安全底線。將提升駕駛人安全文明素質作爲核心目標,嚴格培訓質量,嚴把考試關口,嚴守考試標準,堅決將“馬路殺手”擋在準駕大門之外,保障社會公共安全,維護人民平安出行的根本利益。
“先培訓後付費”促駕校提升服務
問:這次改革提出了駕培實行計時收費、先培訓後付費,具體怎麼操作?爲什麼要這樣改?
答:計時收費、先培訓後付費是指學員參加一個學時的培訓,向駕校繳納一個學時的培訓費用。這種模式有三方面好處:一是推行“計時收費”,使駕校收費更加透明,也便於駕校開展差異化培訓服務,增加了學員學習和消費的彈性。二是“先培訓後付費”的方式,增強了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話語權,有利於促進駕校提高服務水平。三是避免駕校將一次性預收的培訓費用挪作他用,切實保護學員的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