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用先進文化陶冶職工情操、用文化驅動力提升工會工作軟實力。”這是近日河西區總工會提出的職工培訓工作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區總工會會同區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全區工會文化資源整合和職工文化人才培養,積極扶持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職工文化。
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和工會重點任務,區總工會提出了“以文化服務企業,用文化聯繫職工”的理念,指導各級工會組織組建自己的宣傳培訓和文化活動陣地。各級工會組織利用文化載體,通過弘揚勞模精神,引導職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通過開展技術比武等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激發企業“二次創業”和職工的首創精神,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此基礎上,區總工會提出了以搭建四個工作平臺爲載體,努力建設創先爭優型、學習創新型、和諧溫馨型、快樂健康型“四型”職工文化。
搭建弘揚勞模精神平臺,建設“創先爭優型職工文化”。自去年以來,河西區在全市首創了利用街邊公益廣告展示勞模形象的宣傳形式,讓勞模在職工羣衆中和全社會形成“明星效應”;開展了勞模宣講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等事蹟報告活動,舉辦了“衆創時代、勞模領軍”座談會;創建了32家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名師帶高徒創新活動,形成了“學習勞模、尊重勞模”的良好社會氛圍。袁濱渤、李輝忠工作室入選市十大勞模創新工作室。與此同時,區總工會在全區不同行業開展“五一”勞動獎章獎狀、“工人先鋒號”及“金牌一線員工”培養選樹工作,使尊重勞模、學習先進這一創先爭優的文化理念成爲全區職工的共識,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職工發揮聰明才智,爲實現企業單位加快發展增添精神動力。
搭建提升職工綜合素質平臺,建設“創新創業型職工文化”。今年,區總工會投入120萬元資金,重點對區工人俱樂部部分場所進行提升改造,建設完善了職工培訓中心和農民工夜校,發揮其在全區45家職工培訓基地中的龍頭作用。他們在各級培訓基地舉辦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就業創業、職場解析、農民工崗位技能等各類培訓班,進一步提升了職工思想道德、專業技能、科學文化素質。區總工會還狠抓職工書屋載體建設,創建國家級和市級職工書屋,不斷豐富各級書屋的藏書量。目前,全區工會系統擁有全國職工書屋5家,市級職工書屋90家。在此基礎上,各級工會組織堅持創新職工文化活動內容,區總工會組織了全區“讀書強素質、創新促發展”徵文演講比賽,引導職工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文化氛圍。各級工會組織以“我爲美麗河西作貢獻、我爲首善之區當先鋒”爲主題,以“十大行業促發展、十大系統惠民生”爲主線,開展勞動競賽,形成中心任務、重點工程在哪裏,勞動競賽就賽在哪裏,“五一”獎章獎狀和工人先鋒號的獎牌就掛在哪裏的新常態,勞動競賽覆蓋全區90%以上企事業單位,參賽職工達11萬人次。區總工會發動全區職工圍繞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目標要求,以崗位立功、技術提升、節能減排、提效增收爲主攻方向,廣泛開展技術大比武、金點子建議活動,引導廣大職工以賽促學,以賽促乾的企業文化氛圍,培育更多的技術能手、藍領專家。
搭建“兩個普遍”工作平臺,建設“和諧溫馨型職工文化”。區總工會以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普遍建立工資集體協商的“兩個普遍”爲工作抓手,一方面實施“聚全力、深組建、全覆蓋”行動,採取依法、以情、以服務、黨工團共建等措施,努力把各類非公企業職工、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爲推動企業職工文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另一方面,區總工會強化工會維權機制建設,通過在企業單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行職代會制度建設,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爲困難職工羣體送溫暖辦實事,開設“工會六五普法大講堂”,並與區法院、人社局、綜治辦、司法局、工商聯及各街道黨工委聯合,建立健全街道轄區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等系列維權工作,架起了職工與企業管理層溝通交流的橋樑紐帶,引導職工與企業形成共同理念、共同價值觀、富有號召力、凝聚力的和諧溫馨型企業文化、職工文化。
搭建職工業餘文體活動平臺,建設“快樂健康型職工文化”。區工人俱樂部充分發揮自身在職工文化建設中的主陣地作用,自今年以來廣泛開展了各類體現時代色彩、職工喜聞樂見的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區總工會在職工俱樂部建立了聲樂、舞蹈、戲曲、書畫、攝影、體育等8個職工文體協會及流動電影放映隊,發揮20名職工藝術家的引領作用,定期開展“送文化、送服務、送活動、下基層”活動受到了職工羣衆的歡迎。全區工會系統還突出了“職工文化創品牌、職工文化出精品”,將舉辦全區各行各業職工廣泛參與、項目種類多樣的綜合性“勞動者之歌”文藝大賽和職工運動會常態化,使文體活動交織有序開展,讓每一年的職工文化活動成爲全區職工文化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每一年的慰問演出都成爲職工期盼的文化大餐;讓每一年的職工體育活動都掀起職工強身健體的新熱潮。同時,推出一批天津市職工藝術家、河西區文藝之星、文體指導員等文藝體育人才,形成具有河西特色的職工文體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