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多喜(粉彩瓷板)徐國平
喜上眉梢(青花鬥彩瓷板)徐國平
大吉(粉彩瓷板)徐國平
冬之曲(粉彩)徐國平
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景德鎮,投身於繪畫藝術的青年很多。那時候各種自發的繪畫小組遍佈大街小巷,大組二三十人,小組三五人,或處斗室,或在瓷廠廠房,不分晝夜,不避寒暑,徐國平便是其中一人。
在那個青春熱血的年代,大家只有一個目的,即是將畫畫好,並從中收穫快樂。徐國平醉心於繪畫,手不釋筆,日夜探究,他於藝事應是苦學派。如今,青年已老,當年的有志者大多已改弦更張,但從現今的從藝者來看,堅守往往比創新更加可貴。三十年歲月的磨礪,造就了徐國平的粉彩瓷板作品《多喜》中喜鵲的靈動鮮活,也造就了粉彩作品《冬之曲》中山岩花卉的蒼勁婀娜。
天性的篤厚恬淡,讓徐國平的畫自有一種天然質樸、不好淳華的沉着之美。再加上熱愛生活,喜養魚鳥,使其畫不失生動可觀。一藝在手,卻並未停止探索腳步的徐國平中年學詩,時有妙句:“久雨山色春,初晴愈精神。郊外踏歌去,可有同行人?”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