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歐盟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與2014年相比,2015年歐盟實際農業人均收入下降4.3%。在過去一年,歐盟農業生產實際收入下降了6%,主要原因是甜菜、玉米和牛奶遭遇“價格困境”。據統計,與上一年相比,歐盟牛奶價格下降14.9%,玉米價格下降24.5%。
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超過一半成員國的農業人均收入都有所下滑,部分國家下滑幅度較大。例如,作爲歐盟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其農業人均收入下降了37.6%。同樣遭受重挫的還有波蘭和盧森堡,農業人均收入下降超過兩成。
2014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持續大跌對歐盟農業產生巨大沖擊。2015年4月,持續了30年的牛奶配額制宣告結束,這使得奶製品在農產品價格下跌潮中表現尤爲明顯。
據當地媒體報道,歐盟於1962年推出共同的農業政策框架,對穀類、肉類和奶製品等農產品逐步實現統一市場價格,並對一些成員國的農產品價格和出口進行補貼,令不少歐盟農業生產者從中受益。但隨着歐盟對農業的補貼不斷下降,農業生產者又面對農產品價格的激烈競爭,致使農業生產者的生活受到衝擊,一些小型農場破產關閉。以法國爲例,10年前,法國曾經是歐盟農業生產大國,但如今的法國農產品出口卻下降了逾20%。另外,法國從生產到銷售環節過多,也導致農業生產者收入水平顯著下降。
此外,地緣政治變得緊張也直接影響了歐盟農業生產者的收入。由於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在2014年8月頒佈了食品進口禁運,越來越多來自歐盟的食品被拒之門外。
作爲歐盟出口主要目的地之一,俄羅斯的制裁致使歐盟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出口受到嚴重打擊,出口總量顯著下降。此間媒體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從2014年宣佈禁止進口歐盟農產品到現在,歐盟農產品出口已經損失了近60億歐元。“造成這種狀況並非我們的過錯,但受打擊最嚴重的卻是我們。歐盟農民正在承擔本不該他們承擔的國際政治代價。”歐洲農業聯盟組織表示,“更糟糕的是,目前的這種狀況還將持續下去”。
爲了表達對農產品價格過低的不滿,2015年9月,來自多個歐盟國家的數千名農民前往歐盟總部大樓舉行大規模抗議,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緊急救助,以補償俄羅斯對歐盟食品進口禁運帶來的損失。
2015年,乾旱的氣候造成部分成員國農作物減產,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者的收入。此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從歐盟進口農產品的數量也相應減少,這構成了歐盟農業人均收入減少的一個因素。
爲了幫助歐盟農業生產者脫離困境,歐盟農業部長們此前通過了一項價值5億歐元、針對農業部門的一攬子援助計劃,內容包括致力於應對第三國非關稅壁壘,設立一個高級別專家組等,主要處理農民貸款和金融風險對衝機制等相關問題。歐盟委員會稱,援助計劃旨在幫助農民應對現金流困難,以及穩定市場和解決供應鏈功能問題。
爲了解決農產品出口量銳減的問題,歐盟也表示,將加快與他國的雙邊貿易協議談判進程,擴大和非歐盟國家的貿易往來,以促進歐洲農產品出口。
(本報布魯塞爾1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