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有這樣一支創業團隊,他們由一羣高學歷並且具有豐富經驗的生物、醫療和計算專業背景的專家級成員組成,他們的項目沒有任何直接收益,他們通過軟件開發研究,爲進一步防治疾病提供依據。
走近創客
美國實驗室用他們的軟件
“團隊成立最初是因爲周圍經常有醫生和搞科研的朋友抱怨,遇到各種技術和計算難題,研究工作還沒開始就已焦頭爛額。”團隊成員趙佳說,“我們有生物信息學專業背景的成員,在瞭解到這樣的情況後,就幫朋友設計了很多小軟件解決困擾,反饋特別好。”趙佳團隊設計製作的小軟件甚至都傳到美國的很多實驗室,成了研究必備工具。
後來,團隊想到把一直在做的東西升級和完善,讓它成爲更多人的得力幫手。目前,團隊已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著作權6項,共發表論文50餘篇。曾多次被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實驗室引用後發表在生物信息學領域的頂級刊物《BIOINFORMATICS》等雜誌上,創業伊始還獲得了天津市女性創業計劃書大賽創業創新成果獎。
“現在‘互聯網+’概念特別火熱,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中萌發很多時尚新應用,我們也特別羨慕他們在短時間內融資成功並且發展迅速,但科學發展總要有大批人去推動,枯燥的工作總要有人去做,在科研和醫療領域,很多人希望改善提升研究過程,我們才塌下心來搞研發。在未來我們不僅要把這個項目繼續做下去,更會着眼於精準醫療領域開展更多業務。”趙佳說。
開發系統減輕醫生工作
目前,急性腦血管病(俗稱中風)是我國人民疾病第一殺手。該病癒後差,致殘率、死亡率高,重在預防,在研究過程中,臨牀數據龐大,分析困難,研究效率低。針對該情況,趙佳團隊開發了腦血管病防治分析系統,通過它可以幫助保存病例,並且自動備份讓病例安全有序,實現無紙化辦公。對海量數據分析、查詢無壓力,系統穩定,運行和計算速度快,1秒就可以得到分析結果,而且病例和數據輕鬆增加、刪除、修改、批處理更方便,數據格式的互相轉換和導入、導出,讓使用者想到什麼算什麼。
“使用了該款系統後,大大減少了醫生們的工作量,醫生更加得心應手地查找和分析病情,用手中的大數據分析讓醫生看病開藥更加精準和個性化,並且讓醫生的研究工作在收集數據、分析研究和收到成果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未來我們將會納入其他科系,將系統擴大成爲平臺,利用互聯網和雲技術,使它的應用範圍更廣。”趙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