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羣衆。”在農曆猴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來到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羣衆,在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用這樣一句莊嚴承諾給革命老區貧困羣衆的新年帶來滿滿的希望。
“立志當公僕做大事”是習近平的從政觀,扶貧則是習近平從政道路上的關鍵詞。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的道路上,習近平帶領廣大人民羣衆打響扶貧攻堅戰,而廣大青年人也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站立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
主政地方:致富一方百姓做服務人民的好公僕

樑家河、正定、寧德等地留下了青年習近平的身影,也留下了習近平帶領地方百姓脫貧致富的足跡。幾十載春秋,習近平在行走中成爲服務各地人民的好公僕。
1969年,年僅16歲的習近平來到延安樑家河插隊。七年的知青歲月,習近平不僅從一名少年成長爲一名青年,他也在當上樑家河的大隊支書後,帶領樑家河人民走上了脫貧的道路。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樑家河的村民修建了四個大壩,挖了水井,修建了沼氣池,甚至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銷店,告別了食不果腹的生活,不僅衣食無憂,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1982年,初到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的習近平與老百姓同吃食堂“大鍋飯”,親切與他們拉家常,也騎着自行車到處瞭解情況,下鄉調研。那時,正定這個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的有些農民連溫飽也無法保證,在習近平的推動下,“大包乾”在正定全面推廣,爲正定經濟的騰飛打下堅實基礎。在擔任縣委書記後,習近平又帶領全縣人民大膽改革,衝破“經濟上農業單打一,農業上糧食單打一”的模式,實施工業興縣、科技興縣、人才興縣、文化興縣、旅遊興縣等策略,讓正定全面擺脫“高產窮縣”的帽子,逐步走向致富道路。
1988年,習近平又被調往福建省寧德市擔任地委書記。到寧德3個月後,習近平就走遍了9個縣,後來又跑遍了全地區絕大部分鄉鎮。之後,他提出並倡導實施“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全力推動閩東地區擺脫貧困。在習近平離開寧德時,全區已有94%的貧困戶基本解決溫飽問題。
從政以來,習近平踐行着“像愛自己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的承諾,致力爲老百姓謀利益,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主政中國:打響扶貧攻堅戰全面小康不能有人掉隊

在地方的經歷使得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給習近平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也讓他從此深切關注中國農村的發展,關心貧困羣衆的生活。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各地調研期間,總不忘看望慰問困難羣衆,就扶貧開發工作進行深入考察。
2012年12月,習近平來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羣衆,考察扶貧開發工作。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瞭解村裏圍繞扶貧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的情況。2015年6月,在貴州考察期間,習近平專門主持召開涉及武陵山、烏蒙山、滇桂黔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座談會,提出“四個切實”的具體要求,強調“切實做到精準扶貧”。
就如何實現精準扶貧,習近平的話語也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1月,在雲南考察時,習近平強調,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羣衆真正得到實惠。2015年6月,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習近平提出了“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的“六精準”新要求。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就實現精準扶貧、脫貧,習近平指出“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曾表示,“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十三五”規劃的引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將甩掉貧困的包袱,攜手走進小康的新天地。
看齊習近平電商創業者“賦能”農民助其“創生”

在“雙創”時代,創業創新也爲精準扶貧積聚了無限力量。華南農業大學研三學生尹然平從沒想過自己的創業會與精準扶貧這樣的國家大政方針有所關聯,然而農民通過尹然平所創建的電商平臺將滯銷的農產品賣向全國各地後,向他表達衷心感謝時,他才意識到,在扶貧的“戰場”上,普通創業青年也能成爲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尹然平是廣大農村電商創業者的一個典型縮影。數據顯示,我國農村電商主要分爲農產品電商和農資電商兩類,兩者市場規模均在萬億元以上,農村電商不僅是下一個創富風口,也將成爲有效扶貧手段,帶領廣大農民進入“互聯網+”致富的新時代。在這場扶貧攻堅戰中,像尹然平這樣的青年創業者走在農村的地頭間,以電商創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站立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
“農村電商的發展讓更多的80後、90後接觸農業,投身農村。80後、90後也在用自己的知識改變農民的觀念。通過與農民同吃同住,我的團隊讓農民有了通過電商發展農業的信心,也收穫了他們的信任。政府出臺了諸多政策,支持和幫扶像我一樣投身農村的創業者,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農村面貌,促進農村發展。”尹然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