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此前,電影界內部人士便對猴年春節電影市場充滿期待,《美人魚》《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年獸大作戰》等多部影片均在大年初一同時上映。其實去年春節期間,就有7部國產電影同日上映的盛況,將春節黃金週的票房提升至18.2億,大年初一更是以3.7億的成績刷新了當時的單日票房紀錄。今年更加不同凡響,據國家電影資金辦實時統計,大年初一全國票房6.6億元,觀影人次約1900萬,創下中國電影市場單日票房新紀錄。其中,大年初一天津電影票房爲862萬元,觀影人次達26萬,相比去年同期的583萬票房、16.4萬觀影人次增幅顯著。記者在初一當天走訪了天津幾大影城,實實在在地體會了一把爆棚的感覺。
大年初一下午兩點,天津CGV星聚匯星星影城東馬路店人流密集,完全不同往日這個時間段的清靜氛圍。觀衆大多結伴而來,以青年情侶和閨蜜組合爲主體,三口之家也佔有一定比例,也有中年人帶着老人來看電影的。平日裏影城大廳排隊購票的情況並不多見,因爲隨着各式各樣電子購票方式的涌現,觀衆只需通過自助售票機,打印出早在網上訂好的票即可。而春節檔的火爆出人預料,幾臺自助售票機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些眼看就要開場的觀衆被服務人員引導到便捷通道快速入場。
現場一位影迷向記者披露了自己的購票祕笈,“去年初一我來影城看片時,就因爲購票排長隊,3點排隊,排了半小時,只買到了晚上7點多的票。今年我吸取教訓,早早在網上訂了票,而且提前兩小時到影城拿到票後,跟朋友開始購物吃飯,到了時間輕鬆地進影廳觀影。近幾年春節的電影市場非常火爆,想看自己喜歡的電影,一定要提前做準備。”
對於影片的選擇,不同的人羣有着各自的偏愛,《美人魚》得益於周星馳的品牌效應,備受期待;《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因家喻戶曉,又有衆星雲集,受關注度也很高;《澳門風雲3》主打港式喜劇風格,因前兩集的人氣尚存,也受到追捧。而《年獸大作戰》以及《功夫熊貓3》則成爲閤家歡的首選,大多數帶孩子來觀影的家庭都選擇了這兩部動畫片。
晚上7點,金逸影城大悅城店的購票櫃檯前,隊伍長達數十米,服務人員在現場耐心引導,以免長隊影響到其他餐飲店的經營。一些沒有提前訂票的觀衆根本買不到臨近的場次,儘管如此,也沒有影響到觀影的心情,一些年輕情侶採用最爲“人性化”的處理方式:男友在長隊中耐心等待,女友則和閨蜜下樓開心購物。據統計,大悅城店當日票房達到43萬元,觀衆人次過萬;而CGV影城東馬路店也有着22萬元的單日票房收入,觀影人次達6000。在票房比例上,《美人魚》成爲最大贏家,佔據整體票房的40%左右,《澳門風雲3》與《三打白骨精》旗鼓相當,各佔25%,《年獸大作戰》《功夫熊貓3》兩部動畫片瓜分了其餘的10%。
CGV影城東馬路店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介紹:“春節前,我們根據大年初一的預售情況,已經預測到當日會非常火爆,提早做好了迎接‘硬仗’的準備,對於人流量非常大的局面安排專人引導,讓觀衆依次排隊購票、檢票、入場、觀影、退場,沒有因爲人多而造成混亂。”
春節電影市場的火爆來源於人們對於春節傳統觀念的更新,從串親戚、在家打牌吃飯,變爲走出家門走進影院,看電影正成爲春節期間最受百姓青睞的休閒方式。從2006年《霍元甲》在春節期間上映並實現票房過億開始,10年來,春節檔的票房增長了23倍,人次增長了18倍。從歷史上看,2008年是作爲春節檔發展的一個標誌性年份,《長江七號》《大灌籃》兩部電影都成績良好。這樣的增長到2009年得以延續,《游龍戲鳳》《瘋狂的賽車》《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國產新片將春節檔票房提至1.55億,佔當月票房的41%。直到2013年,《西遊降魔篇》在大年初一上映,5.3億的票房讓春節檔的票房提升至7.83億,同比增長90%。
一位資深影城經理分析說:“10年前,影院在大年三十下午便會停業,大年初一也是固定的休息日。因爲當年走親訪友是大家對春節固有的觀念,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電影並非春節休閒活動的首選。目前春節檔的火爆說明了兩點,多年來的市場培育使得電影消費在節日期間更加旺盛,市場漸進成熟;片目豐富,影院增多,讓電影市場的空間得以進一步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