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全區2.7萬殘疾人將能享受到那些福利?殘疾人的社會保障能否實現多元化?記者日前從河西區召開的殘疾人工作會議上獲悉,在繼續辦好十件實事的同時,區殘聯首次推出了十個服務殘疾人創新項目。此舉將爲構建精準化、個性化相結合的政策體系,全面優化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爲加快實現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的目標,“十三五”開局之年,河西區加大殘疾人工作體制和制度創新力度,以項目爲引領,圍繞殘疾人就業、康復服務、扶殘助殘,創新工作方法,夯實服務舉措,爲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十個創新項目涉及加大殘疾人就業力度,拓展殘疾人醫療康復服務領域、提升殘疾人服務水平等內容。具體包括:就業服務納入公共就業服務建設項目、就業見習基地建設項目、規範盲人按摩機構建設項目、精殘人康復醫療服務項目、開設貧困殘疾人“綠色通道”服務項目、醫養助殘服務項目、街道殘疾人服務示範點建設項目、提升殘疾人居家託養服務質量管理項目、青年志願者助殘服務活動項目和專門協會創新“三個活躍”項目。其中,殘疾人就業服務納入公共就業服務建設項目,是區殘聯與區人社局爲使更多的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實現就業而開展的一項就業服務項目;殘疾人就業見習基地建設項目,是區殘聯與天津津門中醫院聯合,爲幫助部分學歷相對較高且能參加一些中、高層次培訓的殘疾人提升職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從而實現就業而建立的一個合作平臺;貧困殘疾人“綠色通道”服務項目,是市康復服務中心專門針對河西殘疾人而開設的早期肢體康復訓練及入戶評定而建立的一項服務項目;醫養助殘服務項目,是區殘聯與區衛計委爲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生活照顧、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疾病診治、健康教育、直至臨終關懷等,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贏發展;街道殘疾人服務示範點建設項目,建立和完善越秀路街殘疾人服務中心,更好地爲轄區內殘疾人提供託養服務、文娛休閒、教育培訓、康復訓練等人性化、個性化、精細化的優質服務;提升殘疾人居家託養服務質量管理項目,即與西泰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發展殘疾人居家託養服務,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信息化管理爲主體,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讓更多的殘疾人實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貼心服務。
與此同時,河西區今年要爲殘疾人辦的十件實事也正式公佈。十件實事包括:1、在全國助殘日等重要節日節點,廣泛開展公益助殘活動,爲全區800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發放實物救助;制訂《河西區殘聯關於對困難殘疾人及家庭實施臨時救助的暫行辦法》,加大困難殘疾人臨時救助力度,對因突發事件造成家庭困難的殘疾人給予1000-5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完善殘疾人蔘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貼政策,做好其他重度殘疾人醫療救助工作,保障困難殘疾人生活;爲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發放冬季取暖補貼。2、加大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做好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3、爲1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適配個性化小型輔助器具;爲1000名殘疾人免費查體;爲符合條件的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爲0-7歲家庭生活困難的智殘兒童提供免費優質的機構康復訓練;爲條件適宜的社區康復站配置康復器具;爲每個社區殘疾人協會至少配備一輛普通輪椅。4、做好居家託養服務工作,加強託養服務機構監管考評,促進服務規範化、制度化、專業化;在有條件的街道新建2至3個殘疾人“陽光家園”,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服務品質,擴大服務範圍;選擇區內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作爲試點,實現寄宿託養服務。5、加強殘疾人基層文化、體育示範社區建設,組織區殘疾人藝術團、書畫社等社團活動,創建活動品牌。6、做好各類殘疾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助學金的發放工作。7、繼續做好殘疾人家庭衛生間和社區服務機構無障礙改造工作。對具備改造條件的貧困雙殘家庭,進行“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提高型無障礙改造,改善殘疾人生活環境。8、加強盲人按摩行業規範管理,扶持盲人按摩機構,拓寬盲人就業渠道。9、做好殘疾人普法宣傳工作。10、加強志願者助殘服務建設,搭建青年志願者助殘服務平臺,定期開展“大學生進社區幫扶助殘”服務活動,促進扶殘助殘社會新風尚的進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