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以來,武清區委、區政府結合當前全區農業發展實際,合理優化產業結構,以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爲統領,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扶持新型經營主體,逐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科技化程度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全面協調發展。
據瞭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開展兩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各鎮街、各村街及有關部門、廣大羣衆的共同努力,工作紮實推進、效果明顯,累計完成調整13.3萬畝,打造了一批精品農業點位和優勢項目。今年,按照全市農業結構調整任務要求,武清將以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精品節點和特色產業帶爲重點,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規劃建設標準和產業化水平,適度調減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萬畝,擴大高效和中高端作物種植,調整增加林果、蔬菜、花卉、牧草、中草藥、食用菌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萬畝,其中:園區、點位3000畝,特色產業帶3000畝,蔬菜6500畝,設施農業1500畝,花卉、果樹4000畝,中草藥、食用菌等經濟作物4000畝,牧草8000畝,生態林、苗圃3萬畝。全區還將加快提升水產養殖水平,更新品種、提高品質,逐步縮小養殖面積,倡導適度規模經營。
爲紮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區專門召開工作會,對今年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積極引導各鎮街在工作中堅持規劃先行,充分結合本地產業基礎和農民意願,着力打造特色農業,積極做好羣衆工作,有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區農業結構調整辦公室牢牢把握當前重要時機,深入各鎮街全面掌握相關調整動態和工作進展,強化服務指導,加強督導檢查,切實抓好工作推動。在此基礎上,區種植中心通過多種形式強化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羣衆轉變觀念,支持、參與農業結構調整;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引導作用,加大對成功經驗模式的宣傳報道力度,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搞好示範推廣,確保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高水平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