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房交會一直被稱爲“樓市風向標”,全面展示了房價走勢、老百姓需求。4月1日,天津市春季房交會在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在首付下調、稅費調整等利好政策下,天津樓市迅速回暖,價格平穩上漲,改善型消費者占主導地位。
春節後樓市火爆 改善型消費者“唱主角”
前沿新聞記者獲悉,在天津全年去庫存的目標以及一系列政策組合出臺的情況下,持觀望態度的購房者積極入世,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出現“火爆”狀態,“賣一買一”的改善型住房羣體增添了市場活躍度。
房交會開幕首日正值工作日,前來看房的人羣以中老年爲主,考慮因素多爲居住環境是否舒適、交通是否便捷、醫療等配套設施是否完善等因素。

唐女士今年60歲了,家住華苑某小區的六樓,因爲腿腳不好,現在上樓也不方便了,所以想改善一下住房環境。“現在女兒不在身邊,就我們老兩口,都60多歲了,原來買房就考慮價格合適就行,現在老了真的是不方便,所以想換個環境好、看病方便、樓層低一點的小區,我們正在看惠靈頓項目,但是價格有點超出預期。”唐女士說,他們還是喜歡買新房,因爲二手房買回來重新裝修也得有很大開銷。
年後房價上漲的情況,也讓唐女士持觀望態度。“前段時間,上海房價3天漲30萬。雖然天津沒那麼誇張,年後和年前價格也差了很多。我們現在希望把自己的大房子賣了,然後換一個環境稍微好點的小房子。”

而對史先生來說,帶有保值增值屬性的“自住+學區房”成爲他選房考慮的關鍵因素。“我們現在住的房子面積略小,所以想找個面積大一些、交通便利、物業服務好的小區。通過前段時間的瞭解和房價會的介紹,我看好天房天拖板塊和新八大里板塊。”
“春節期間,購房需求的疊加,再加上年後利好政策的刺激,造成了天津房價持續上漲。但是,房價和購房者之間也會出現博弈,迫使房價趨於穩定。”房地產分析師王琳說。
天津非住宅樓仍有庫存壓力
2015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要化解房地產的市場庫存,促進房地產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庫存高、投資下滑的形勢下釋放出了強烈的政策信號,各個城市開始了去庫存的行動。那麼,天津是否存在庫存壓力?又該如何化解房產庫存?
“去年以來,‘去庫存’已經提升爲國家戰略。從全國的狀況來看,已經建好未出售、在建未出售以及未開工三類房屋庫存有63億平方米,相當於五個曼哈頓的面積。其中包括住宅和非住宅,非住宅裏面包括辦公樓、商業等等。”天津財經大學教授谷俊青說,這些“房產庫存”60%以上都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對天津而言,庫存是這樣的情況:住宅中心城區項目少、供不應求。相比而言,寶坻和靜海是庫存比較多的兩個區域,其他區域基本上都在供需比的合理區間之內。但是天津非住宅存量比較大,這也是去庫存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谷俊青表示,天津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可以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契機,帶動樓宇經濟發展。在非住宅樓宇發展的同時,住宅也會水漲船高。
對於天津房價走勢,谷俊青分析:“多年來天津的房地產市場從來也沒有大起大落過,一直都在漸進的向前發展。多重利好政策疊加下,天津的房價是不會看跌的。如果研判一下,大致應該趨向“五三二”這樣一個格局。中心城區很可能向五萬邁進,環城四區一些地方恐怕在三萬左右,現在基本上在這個價格徘徊。幾個熱門的區縣有可能達到兩萬左右。我覺天津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出健康發展的好勢頭,不過從購房者來說也還是要理性購房。”(前沿新聞記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