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兩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繪製了今後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將深刻影響中國與世界。國際社會和輿論對中國“十三五”高度關注。
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中國領導人在多個外事場合中介紹“十三五”的情況,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
以“一帶一路”爲抓手宣介“十三五”
3月21日,習近平在會見尼泊爾總理奧利時強調,希望雙方推動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十三五”規劃同尼泊爾國家重建和發展規劃對接,加快構建中尼自由貿易區,推進災後重建和產能合作。
這不是習近平首次同時關照“一帶一路”和“十三五”話題。
1月16日,習近平在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並致辭時表示,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時期開局之年,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爲亞洲和世界各國創造更多機遇,帶來更多福祉。同時,習近平指出,我們將繼續歡迎包括亞投行在內的新老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去年10月,在會見出席亞洲政黨絲綢之路專題會議的外方主要代表時,習近平指出,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中國將繼續奉行與鄰爲善、以鄰爲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貫徹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區域合作。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李晶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認爲,“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融爲一體,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需要同世界各國密切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更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參與”。
把“十三五”同他國發展戰略對接
在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多次向國際社會宣介中國“十三五”。
1月19日至23日,習近平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元首的首次出訪,訪問期間,習近平多次談及“十三五”話題。
1月21日,習近平在伊朗《伊朗報》發表題爲《共創中伊關係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稱,當前,中國正在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伊朗也即將推進經濟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雙方發展戰略契合,合作潛力巨大。
而在去年10月訪問英國期間,習近平曾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將爲外國參與中國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更加廣闊的市場、更加多元的商機。
用“十三五”宏圖增強國際社會信心
在去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期間,習近平也向國際社會頻頻宣介中國“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理念和舉措,增進了世界對中國的理解與信心。
3月24日,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發表演講時指出,幾天前,中國發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將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保持6.5%以上的增速,進口商品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6000億美元。同時,我們還將實施數百項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這個過程將是開放的、共享的。希望在座企業家搶抓機遇,大展身手。
中國領導人爲何向世界頻頻宣介“十三五”?“讓國際社會讀懂中國在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瞭解,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成熟與自信,更有利於讓中國的發展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李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