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春耕生產,北辰區以棗樹種植爲主的徐堡村種上了大田百合,以陸地果樹種植爲主的前堡村種上了溫室西瓜,以無花果樹種植爲主的後丁莊村繼續引進高產新樹苗……。全區農民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高漲,新品種引進亮點頻現。
在北辰區徐堡村的大棗採摘園,連棟溫室門口多出了一片五畝的大田用地,田間已經發出了嫩綠的新芽,顯示出勃勃生機,這是村合作社從山東省引進的食用百合,市場暢銷,種植前景廣闊。棗樹種植村爲什麼要種大田百合呢?徐堡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西申說:“百合藥用價值也高,營養價值也高,現在超市裏現在三十塊錢左右一斤,而且特別具備觀賞性,花期好看,也配合將來搞旅遊採摘,到七月底八月初一個是觀花,而且大棚裏採摘果,都是圍繞棗業打基礎,市民過來採摘不見得光是棗。”
原來,百合的花期和溫室棗樹的採摘期基本一致,徐堡村引進的百合能開出金黃色和橘紅色的大花,芳香濃郁的“花海”加上香甜可口的徐堡大棗,一定會吸引更多遊客進村採摘觀光,鼓足棗農的腰包。
無獨有偶,在前堡村的溫室裏,早春定植的新品種“京秀”小西瓜已經進入到坐果期,即將迎接遊客採摘。這個村以桃、蘋果、梨等陸地果樹種植爲主,受季節限制較大,每年只有夏秋季節水果成熟了,遊客進村了,村民們纔會有收入。村合作社意識到,調整種植結構是快速增收的關鍵,於是在二零一五年,合作社牽頭建起了十座溫室大棚,並在今年開春引進了適合當地定植的溫室西瓜。這種“京秀”西瓜生長週期短,每年四月份和十一月份可以收穫兩季,大大延長了前堡村的採摘觀光期。村合作社負責人安志剛說:“結合咱前堡村旅遊業,爲了提早增加收入,從北京農科院引進了‘京秀’西瓜,一年能收兩季,這兩季的價格都是好價格,陸地沒有,冷棚也沒有,採摘前提下,一個棚十萬塊錢的收入是沒問題。”
與此同時,在後丁莊村無花果種植基地,村集體從中國農科院新引進的無花果樹苗長勢旺盛,即將進入坐果期。發展無花果種植業,讓後丁莊從一個鮮有人問津的偏僻小村,一躍成爲本市知名的特色旅遊村,村裏現有的果樹產量已經供不應求,於是,今年一開春,村集體就引進了高產新品種,村民們幹勁十足,緊鑼密鼓擴大種植面積。種植技術員趙愛民說:“引進新品種目的就是增加產量,咱從農科院引進的兩萬棵苗子主要是產量高、果大、口感好。今年旅遊觀光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別讓大家高興來了空手走,供上咱市民們需求,總體來講今年無花果產量比去年產量增加百分之三十。”
今年春耕生產,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種植新模式的事例在北辰區各村田間地頭層出不窮,農民羣衆掀起了一股種植結構調整的新熱潮,在多元化的增收路上你追我趕,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