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網訊天津日報記者黃萱4月12日本報刊發的《“公衆”停車再現“聯華”亂收費模式》的報道引起社會熱議。本報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在衆多市民的關注下,公衆公司在愛琴海購物公園前空地圈佔設立的停車場,已經被取締。不過,儘管記者多方追問,“公衆公司到底違規收了多少錢”,“這些錢去了哪裏”等市民關切的話題,依然成謎。而違規收取的費用,是否應依法退還,以及如何退還車主,公衆公司也沒有明確答覆。
公衆停車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承認該公司圈佔愛琴海購物公園前空地收費,但沒有物價部門的審批和相關部門的正式文件。不過,該負責人堅持稱收費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同意,收停車費是爲了解決該處停車難困擾。記者希望該公司提供出相關部門同意收費的證明文件,但截至發稿時,該公司仍無法提供。“沒有收費許可,就是亂收費。沒有正式合法手續,就是違法。”對於市民提出的這些質疑,公衆公司負責人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
在記者的要求下,公衆公司出示了該地區停車場的收入情況。該公司稱,包括愛琴海購物公園道路兩側的車位在內,從2015年11月7日開始營業,截至2016年3月末收入合計500850元。其中2015年11月份收入100750元,12月份收入100100元,2016年1月份收入100000元,2月份收入100000元,3月份收入100000元。
對於這些數字,更有部分市民提出質疑。市民李先生指出,首先,這些數字是公衆公司單方面提供,希望能提供出充足證據加以證實其真實性。其次,收取停車費的汽車數量應該是隨機的,姑且不論這些數字的真實性,單看後3個月的收入,每個月都不約而同的是10萬元,就讓人生疑。“怎麼就那麼巧,一點零錢都沒有,不多不少,每個月都是齊刷刷的10萬元?”李先生說,這種情況不由得不讓人想起聯華停車備受詬病的“承包模式”,“10萬元包乾,多收的,都進了個人腰包”。“公衆公司一直說要徹底摒棄承包模式,但這些收費數據,又如何解釋?”對於讀者提出的這些質疑,公衆公司負責人稱他也解釋不清楚。但截至發稿時,記者沒有接到進一步的說明。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無手續無審批公衆停車再現“聯華”亂收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