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木版年畫)首期培訓班在天津美術學院開班。至此,本市承擔“中國非遺傳承人羣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任務的天津工業大學、天津美術學院兩所高校均已開班,今年兩所高校還將分別舉辦4期普及培訓,預計全年培訓非遺傳承人羣500餘名。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是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實施的,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的教育活動,旨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的當代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得到活態的傳承與保護。
天津美術學院承擔的首期培訓時間共四周,前兩週爲集中授課階段,包括理論課、實訓實踐課,第三週爲外出考察調研,第四周赴楊柳青木版年畫原產地,由學院教師和代表性傳承人聯合指導創作。
在課程設置上,既有藝術素養培育,又有技法技藝提煉;既有縱向歷史流變解讀,又有橫向綜合比較研究;既有傳統積澱挖掘,又將融合當代生活。總體來說,緊緊圍繞着楊柳青木版年畫這根主線,通過對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史沿革、藝術特徵、核心價值、風格表現等解讀,以及縱觀傳統民間年畫和不同地域之間的木版年畫的各自風格和特色,通過比較分析,使學員能夠從總體上提升認識,從理論高度上提升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楊柳青木版年畫藝術菁華和藝術魅力,使學員能夠提升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最後通過講解現代設計手段和市場化規則,引入藝術市場概念,引導學員思考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創新設計理念、市場化推廣和品牌意識的新品創造,提高木版年畫的製作表現力、設計創新及衍生品開發水平,讓傳統的楊柳青木版年畫藝術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
據悉,本次培訓班的學員均來自木版年畫領域內相關傳承人和從業者,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17歲,學歷從小學到碩士,年齡層次和學歷結構覆蓋面大,學員熱情飽滿。通過簡單瞭解,80歲的老先生對參加此次培訓興奮異常,坦言從未上過這麼好的高等學府,不管克服多大困難也要來參加學習,這種精神令人動容。還有一位寧河學員,大半輩子堅守木版年畫藝術,幾多坎坷,遭到家人的各種反對,然而一直堅守初心,令人敬佩。(前沿新聞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