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999年,天塔街圍繞“以德爲鄰、團結互助、情暖萬家、共建和諧”爲主題首創了“鄰居節”品牌活動,每年舉辦“鄰居節”這一老百姓自己的節日。經過不斷創新和發展,“鄰居節”活動已經深入社區居民的心中。“鄰居節”作爲構建和諧社區的創新載體被中宣部命名爲全國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百例典型之一。“鄰居節”這一品牌的樹立,對於優化社區環境、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推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的形式和內容創新、促進社會和諧和社區和諧都有着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故事一:高風裏社區圓夢的故事

高風裏社區的劉文翔大爺是社區乒乓球隊的隊長,作爲一名乒乓球運動的愛好者和組織者他一直很爲球場的事煩惱。乒乓球運動是高風裏社區的特色活動項目,有着衆多的愛好者,不僅很多社區退休的老人們喜歡,還特意帶着自家的孩子一起參與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但是社區最初只有兩個乒乓球檯,環境簡陋,建在叢生的雜草中,大家都夢想有更多的球檯和更乾淨的場地,後來隊長的努力下,聯繫社區居委會成員向天塔街申請,得到了球場重建修築的機會,地磚取代了土地,叢生的雜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個水泥磚砌的球檯。
有了新的球檯,大家以球會友,共同進步,球技有了很大的進步,並參與了天塔街鄰居節“好鄰居杯乒乓球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後來劉大爺發現地磚鋪就的地面一段時間後就會凹凸不平,時常在打球時絆倒腳,大家又有了新的夢想,希望能有平整的地面,劉大爺再一次找到了居委會,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完成這個夢想,方案上報街裏後,爲實現睦鄰友好的鄰居節初衷得到街領導的大力支持。
於是2015年8月份,高風裏社區乒乓球場地整修工作火熱開工了,在三伏天裏隊員們揮汗如雨參與施工,將乒乓球場地徹底翻修,退休前各單位中的老工程師們老當益壯一起設計場地佈局,每天都在球場附近和施工隊一起忙到日落。幫不上忙的隊員們和附近的居民則送上了消暑的綠豆湯、西瓜,居委會的成員也多次前去監督工程進度,打掃周圍衛生以免影響周邊居民出行,街裏領導也十分重視多次派人前來問進度、慰問球員。球隊隊員、居委會成員共同努力,街裏大力支持,工程歷時一個多月於9月份竣工,重建的球場平整無塵,爲防止影響周圍居民還建上了圍網,很多周圍街道和社區的乒乓球愛好者都前來一起活動。在天塔街鄰居節的推動下,高風裏乒乓球隊圓了一個又一個夢,在圓夢的過程中增進了居民的鄰里感情,加強了居民與居委會的聯繫,讓社區更加和諧友愛,促進了睦鄰和諧。
故事二:氣象南里社區“搭把手”鄰里互助服務故事

氣象南里社區的特色亮點“搭把手”鄰里互助服務,是天塔街“鄰居節”品牌活動常態化的延伸,以兩名志願者爲一組,組成“搭把手”志願服務小組,採取鄰里之間結對幫扶,就近服務的方式,在社區形成濃厚的鄰里互助氛圍,自2012年“搭把手”志願者服務隊成立後,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
李國祥就是“搭把手”志願服務隊中的一員,60多歲的他經常參加社區的義務勞動和社區志願者活動,幫助有困難的年邁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李師傅在社區經營一個小小的理髮店,居委會工作者希望他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爲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無論颳風下雨,只要社區居民有需要,李師傅從不推辭。每年的“學雷鋒日”和“重陽節”,李師傅還會到老人家中提供義務理髮。住在氣象南里50門的庫永新老人腿腳不好,家裏的插座壞了,影響了日常生活,李師傅接到電話二話不說就趕去幫老人修理。修好後,老人想感謝他、給他錢,但他堅決不肯收。不久後,庫永新老人家裏窗戶改造,老人本想花錢找工人幹活,但又不敢輕信陌生人。老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李師傅,李師傅接到電話後自帶了沙子、水泥幫老人完成了窗戶改造。庫永新老人特別感動,她說:“生活中無論有什麼難事都不用自己着急了,因爲有這樣一位樂於助人的好鄰居在身邊,讓我感到生活中充滿了溫情”。李師傅一直踐行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獻出愛心的同時,也感受到居民對他的信任,每當居民對他道謝時,他也收穫到幫助他人的幸福和感動。
“搭把手”鄰里互助服務,不僅是社區志願服務的一次創新嘗試,更是志願服務精神與睦鄰文化的完美結合,通過鄰里之間的互助服務,弘揚了志願奉獻精神,促使鄰里關係更加和睦,提高了社區的整體文明程度,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喜愛。
故事三:體育學院社區“兵媽媽”的故事

多年以來,體育學院社區每屆的鄰居節也辦出了自己的特色,積極聯繫社區共駐共建單位。與武警十二中隊的武警官兵一起,共同舉辦了“軍民同樂迎新春共駐共建魚水情天塔街體育學院社區兵媽媽認親會”,活動受到武警官兵一致歡迎,充分體現了軍民共建的魚水深情,並長久的開展下去。在“兵媽媽認親會”上,體院社區的居民志願者們,主動充當起這些遠離父母親人、遠離故鄉的這些官兵們的兵媽媽,他們隨着居委會一起來到武警十二中隊,與武警十二中隊新入伍的戰士認親。會上,兵媽媽代表爲新入伍的戰士贈送了紀念品並給予希望,子弟兵爲兵媽媽送上了鮮花和祝福,現場的認親場面十分感人。
兵媽媽和他們的孩子們坐在一起,低聲交談着,四隻手握在一起,關懷的話語、慈愛的眼神讓這些兵娃子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兵媽媽孫大先阿姨看到自己認下的孩子張大鵬穿的褲子褲腳都磨破了,趕緊讓他把褲子脫下來,給他縫補好了,看到他穿的毛褲也很破舊,孫阿姨看在眼裏,默默記在心裏,回去後,熬了幾天趕着織了一條新毛褲送到了張大鵬手裏。捧着“媽媽”送來的愛心毛褲,大鵬的手裏不由的溢滿了淚水,這份愛讓他這個遠離父母親人的孩子重新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懷。體育學院社區的鄰居節特色就是與轄區單位共駐共建,和武警十二中隊的軍民共建正是鄰居節迎合了精神,這樣的活動受到武警官兵的熱烈歡迎,充分體現了軍民共建的魚水深情。
心得體會:
十八年的實踐證明,以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打造的“鄰居節”,使鄰里親了,人際關係和諧了,心靈美了,社區文明程度提高了,心齊了,社區意識增強了,鄰居節活動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是一個有效的載體,起着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在天塔地區奏響了一曲創建現代文明社區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