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版5月9日、10日刊登了《衝刺咋備考名師來指點》的前兩部分,今天刊登最後一部分。
歷史
寶坻一中教師武建文介紹,考生應針對考綱和考點,認真梳理歷史主幹知識的脈絡,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內在聯繫,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幹系統和知識網絡。瞭解社會熱點,重視新增知識點以及天津地方史的考察。這幾年的高考試卷不迴避社會熱點和焦點,考生應多關注當前的熱點問題。重視做題方法的訓練,審題要審清兩點:一是問題問什麼?二是答案從哪兒來,是材料還是課本?答題過程中,比如回答背景和原因的時候,應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思想去考慮。做啓示之類的題型,不要偏離了材料的中心意思。
地理
實驗中學教師馬媛媛介紹,一要回歸教材,圖文轉換重構知識體系。以區域地理爲背景,將自然地理(五大要素及運動規律)和人文地理(區位分析)的各要素疊加在地圖中,查漏補缺。同時做到“胸有成圖”,利用各種地理圖像理解主幹知識間的聯繫,建立空間概念,訓練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要整理試卷,易錯題型歸類分析總結。將已經做過的模擬題、高考題中的錯題整理分析,形成一定思維模式和答題的基本公式。比如:歸納總結地形特徵、氣候特徵、地理位置、河流水文水系特徵、河流航運價值、地理事物空間分佈等問題的答題思維模式。
政治
南開中學教師劉鳳立介紹,考生應結合熱點對所涉及的課本知識進行整合和重組。歷年高考題往往以熱點材料爲背景,以現實問題爲載體,從多角度考察對課本理論的理解運用。考生應該聯繫本年度的熱點問題,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國外交、屠呦呦、五大發展理念、工匠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整合課本理論知識,進行五個模塊的思考。要重視審題,明確考察課本的理論,精準下筆,簡單明瞭,條理清晰,運用知識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