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對這件事情負有責任。”在庭審現場,“挖坑代表”李寶俊這樣說道。
5月11日上午9時30分,備受關注的原徐州市人大代表李寶俊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在庭審現場,59歲的李寶俊全程乘坐輪椅接受庭審。庭審圍繞着施工方是否具有資質、合同簽訂主體是誰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法庭調查、辯論。庭審進行6小時左右,法庭未當庭宣判。
“施工時出現滲水、流沙,好多人都怕了”
“幹這行8年了,我並沒有建築行業從業資質。”面對庭審,同案被告、德內大街93號施工現場指揮人和負責人李海輪略顯緊張。他告訴法官,自己是在沒有施工資質、沒有技術交底、沒有規劃許可的“三無”情況下進行施工。在施工時,他們甚至沒有看見過完整的設計圖紙。
同案被告、德內大街93號施工現場“承包方”盧祖富曾負責修建李寶俊位於北京昌平住處的地下室。此後,李寶俊向其提出了建設德內大街地下室的想法。“剛開始不想幹。因爲市裏面要求多,我們沒有資質,怕惹麻煩。”
然而最終,盧祖富還是拉着施工隊入駐德內大街93號院。拿着一張“地上建三層,地下建兩層”的圖紙開始施工。而後,地下兩層的原計劃被推翻。“李寶俊說,自己家的房子,挖深一點,做一次也不容易。”盧祖富回憶道。
2015年1月24日,德內大街93號院內發生坍塌時,地下室已經挖到了第五層。對於地下三到五層的設計圖紙去向,盧祖富的回答是:“沒有圖紙,就那麼挖。”
“挖到第四層的時候就開始滲水了,接着看到了流沙。”李海輪坦言,在施工人員眼裏,這些都是工程質量安全的“危險徵兆”。“好多人都不願意挖了,怕危險。但甲方讓挖就繼續挖,心裏想着快點挖完了回家過年。”
在挖到第四層時,盧祖富提出要用兩根小鋼樑替換一根大鋼樑。這件事情引起了李海輪的反對。爲此,他甚至直接打電話給李寶俊。
“當時李寶俊說,盧祖富是清華大學畢業的,讓我聽他的。”李海輪迴憶說。
根據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提供的起訴書顯示,盧祖富爲高中文化程度。盧祖富在庭審中表示,自己的施工隊伍並不穩定,多的時候30人,少時十幾人,沒有建築行業從業資質。
對於盧祖富、李海輪的部分供述,李寶俊當庭或予以否認或表示“記不清楚”。
“搭了擋板爲了不讓外面看見我們再施工”
根據公訴人提供的證據顯示,在德內大街93號院施工的過程中,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接到多起羣衆反映其違法建設來電;北京市西城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以及規劃部門多次上門檢查、約談業主李寶俊。而根據北京規劃部門提供的約談筆錄,他們曾明確表示,李寶俊修建地下室並沒有得到規劃許可,要求其立刻回填基坑。
“我記得有一次是一男一女上門檢查,說是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讓我們停止施工。”李海輪迴憶,這次停工並沒持續多久,老闆告訴他們可以繼續幹了。
隨着施工進行到後期,附近的居民發現,93號院加蓋了施工擋板。對此,李海輪此前向檢察機關供述是“爲了不讓外面看到我們再施工。”
“政府部門明確要求我們整改,要求回填基坑。”對於未停工一事,李寶俊這樣理解:“整改不意味着叫停。既然不是叫停,就可以繼續施工。”
最終,2015年1月24日,因基坑支護結構不合理、承載力不足、地下水控制不力,導致德內大街93號內施工現場坍塌,造成東側毗鄰的德內大街道路塌陷、北側毗鄰的部分民房倒塌破壞、西側毗鄰的德勝門內大街103號原禮堂破壞、南側毗鄰的德勝門內大街103號辦公樓破壞。
“坍塌時是凌晨三點多鐘,我正睡覺,迷迷糊糊中聽見鋼樑垮塌的聲音。”李海輪迴憶,在看到這一情況後,他顧不上穿衣服就立刻召喚工友離開現場。“再晚一點我怕我們也陷到大坑裏去。”
根據檢察機關提供的材料顯示,經鑑定,除部分被破壞的房屋外,此次垮塌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83萬餘元。事故同時還造成德勝門外大街由北向南交通中斷,德勝門西大街、鼓樓西大街和新街口北大街交通擁堵,影響了相關居民和多家單位正常的生活和辦公秩序。
公訴人:不能只顧經濟利益
“我想多建設一點面積,想讓房子增值。”在庭審現場,李寶俊這樣解釋他建設地下室的想法。
盧祖富當庭表示,按照此前地上三層、地下兩層的施工圖紙,正常情況下,建築物的層高是2.6-2.7米,但李寶俊提出的建設層高度爲3.6米。
在法庭辯論階段,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公訴人指出,本案李寶俊等三被告明知沒有規劃許可、建築資質的情況下,在建設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造成了基坑坍塌,並導致相鄰路面塌陷、房屋倒塌或者受損等嚴重後果,建議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檢方的指控,被告李海輪、盧祖富均當庭表示認罪。被告李寶俊則認爲,自己對此次坍塌事故負有責任。
“分析此類案件不難看出,犯罪嫌疑人幾乎都是爲了經濟利益而心存僥倖,最終導致事故發生。”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公訴人表示,至今,仍有一些居民因德內大街坍塌事故而住在政府的安置房內,事故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不良影響。被告人李寶俊作爲人大代表、知名企業家,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庭審持續近6個小時,下午17時許,庭審結束。法庭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