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付濱,男,50歲,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學科帶頭人,現任腎病風溼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牀人才研修項目,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天津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衆多學會職務。
秉承家學,功底深厚
付濱主任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受中醫薰陶,之後隨父侍診並整理醫案,拜訪津冀名醫,得到悉心指導,獲益匪淺,選定了從醫之路。先後就讀於天津中醫學院和天津醫科大學,爲中西結合打下了堅實基礎。工作後,臨牀疑難病症接踵而至,他一方面努力鑽研書籍知識,另一方面經常到各大醫院“旁聽”專家查房和病例討論。憑藉深厚的醫學功底和精湛醫術,慕名前來的患者絡繹不絕,遍及天津、河北及周邊多省。
醫者仁術,無德不立
付濱主任對“醫者仁術”有自己獨到見解,認爲“切膚謂之仁,麻木則不仁”。醫生的“仁”體現在能夠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地體驗患者的痛苦,察覺患者身上的細微徵象,他將此概括爲“以德爲術”。他常說“患者無論如何都會走過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醫生的職責不僅僅是治療、治癒,更多的是幫助、安慰”。曾有一位劉姓患者,因尿毒症晚期需要透析,但從心理上無法接受,開始絕食甚至要割腕。經過付主任數次耐心地心理疏導,患者接受了透析,逐步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生活,更爲腎病風溼科醫護人員贈詩一首:“巧手遷出一液紅,悉心護理總情濃,流毒透去精神滿,感謝天使不在恭”,表達感激之情。
醫術精湛,全心付出
付濱主任秉持“省病診疾,至意深心”原則,經過長期臨牀實踐,摸索出一套慢性腎臟病中西醫結合一體化治療方法,他創制的腎衰系列方對於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避免病人過早進入透析,取得了顯著療效。較早在天津市開展ANCA相關性血管炎的診治,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一位患者因不思飲食、消瘦、乏力、心情抑鬱,尋遍京津中西醫各科名醫,都未能緩解症狀。付濱主任仔細查體後發現,患者下肢有紫癜。他沒有放過這一細小的徵象,並以此爲突破最終做出診斷。原來這位患者所得的是ANCA相關性血管炎,這一疾病發展很快,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危及性命。該患者由於及時治療,症狀緩解,至今仍健康生活。他從醫二十八年來一心撲在醫療工作最前線,家人對他的評價是“很少爲自己活着,爲家人活着”,然而她們依然深愛和支持着這樣一位勤勤懇懇的好丈夫、好父親、好醫生。
薪火相傳,言傳身教
付濱主任潛心學術,對中西醫均有獨到見解。他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對重新認識中醫《傷寒論》提供了重要視角;對慢性腎臟病的診治處於領先水平,多次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文章。他經常帶領科室醫生探討疑難雜症,探究醫理,提升科室的整體診療水平。
付濱主任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教研室主任一職,多年來堅持親自參與教學,深受學生喜愛。先後獲得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天津中醫藥大學師德先進個人、天津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他在天津市率先將標準化病人引入模擬臨牀接診課程,不斷改革考試方法,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模擬醫院課程中引入過程性考覈思路,爲學生搭建從課堂走向社會、從基礎理論過渡到臨牀實踐的橋樑,爲“醫學生”到醫生的轉變做好充足的準備。
勤懇工作,真誠奉獻,結出累累碩果。他以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技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實踐着自己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誓言,無愧於“人民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