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六月過半,“後高考時代”來臨。這是青年學子放鬆心靈的好空隙,也是他們積蓄力量,整裝待發的好時機。未來,這些青年學子面臨的或是繼續深造於象牙塔,或是走向社會,尋找另一番青春願景。他們或許道路選擇不同,但奮鬥成長成才的夢想卻是相同的。在舉國上下共圓“中國夢”的濃厚氛圍之中,青年人成長成才必與國家的發展相伴,而最終都將是個人夢與中國夢的深度交融。
青年對夢想的追逐,從來都刻印着社會發展的腳步,也標註着歷史前行的軌跡。青年之興衰決定民族之興衰,青年之未來決定中國之未來。
正因如此,每個時代,青年都被寄予厚望,青年工作都被全面關懷。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中國共產黨從來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來都把青年作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從來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偉大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千萬的青年夢想總是一點一滴地構築起國家的夢想,編織着民族的精彩。
接續青年力築起家國夢
曾經,愛國學子只能空自發出“奧運三問”,進步青年只能在小說中暢想中國舉辦萬國博覽會。而今,深藏於幾代先輩人心中的中國夢、復興夢,不再是“言必稱希臘”,不再是“言必及西方”,而是行走在靠我們自己走出來的道路上。過去的苦難、犧牲,未來的艱難阻礙,最終都將兌換成一個勇敢、堅定而又美好的未來。
這樣的中國夢,與當代青年近在咫尺;當代中國青年,更被總書記寄予厚望。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談到:“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凝結着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載着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嚮往,昭示着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爲現實。”
中國夢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深刻貫穿於青年成長成才中的接續奮鬥。青年人在練就過硬本領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敢爲人先、開拓進取的過程中才能迸發創新創造的火花;在矢志艱苦奮鬥的過程中,纔可踐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不斷錘鍊高尚品格的過程中,才能深度感知人民的困苦、社會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5月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羣體代表回信時,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解讀了這種被社會需要、被人民認可的青春:“我在西部地區生活過,深知那裏的孩子渴求知識,那裏的發展需要人才。多年來,一批批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像你們一樣在西部地區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
總書記爲當代青年指出了正確的人生方向。他曾說:“好兒女志在四方”。青年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纔是青春最正確的選擇。
“當前中國正經歷着我國曆史上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着人類歷史上最爲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民族復興,漫漫征程。習近平總書記的切切期盼、諄諄囑託,給予了我們青年人更多勇敢前行的力量。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困惑,每個時代的青年羣體也必將經受着屬於自己的思索和追尋,青年的成長也是與自我的搏鬥。
高考結束的你,獨自思考着未來的樣子;
即將畢業的你,苦惱於“該往哪裏去”的問題;
奮鬥打拼的你,也不得不承擔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責任。
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疑惑、彷徨、失落或時而困擾着你。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總書記也說“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
習近平總書記告訴了青年諸多質樸而純粹的青春箴言,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廣大的青年說青春、論志向、談夢想。
“我到農村插隊後,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爲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我並不覺得農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現在條件這麼好,大家更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搞好。”那年,主動申請到陝北農村插隊的習近平,不滿16歲。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在安徽同知識分子、勞動模範和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爲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無數的事實證明着,國家的進步,個人的成長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與機遇相擁與時代共振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關心青年成長進步,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在2013年12月,總書記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願服務隊”回信,讚揚他們“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標”;2014年1月,煙臺患病的大學生村官張廣秀收到習近平的回信,信中鼓勵她和所有大學生村官“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
總書記的這些鼓勵如雨露清風,總能浸潤着無數學子的心田,讓青年人有更加清醒的認識,也鼓起更大的人生勇氣。
談到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勉勵,山東大學學生李夢薇說,“作爲當代大學生,既要有搏擊長空的鴻鵠之志,也要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在校內抓緊時間學習知識,工作後繼續提高完善自己,成長爲能夠挑起國家發展重任的一代。”
“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來自江西奉新的“90後”種糧大戶帥鼕鼕,聊到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期盼也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爲廣大勞動者提供了寶貴機遇,我們必須勤於學習、善於實踐,用勞動爲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爲個人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如今,黨和政府不斷地爲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爲廣闊的舞臺,爲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爲豐富的機會,爲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力的條件。
不論是《關於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或是《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都在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大學生創業創新,爲青年人的夢想提供資金、人員、場地等多種支持。
對於創業創新,習近平總書記也不忘給青年加油鼓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爲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爲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爲國家、爲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期待不斷堅定着我們前行的方向。
青年人總是善於思索生活教給我們的道理,以彌補現實與理想的落差,而破解之道在於改變現實以趨向理想。價值、奉獻,信仰、擔當,這些標誌着人類精神高度的詞彙,依然吸引着年輕的心靈向着這一方向前行。
總書記曾說:“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青年當謹記總書記教導,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勇於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在個人夢和國家夢的互動交融中,書寫出滿懷信心的時代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