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加強黨風行風建設,全面推進“愛院愛崗”教育,以“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管理、閉環管理”爲理念,通過規範化和標準化管理,施行管、辦、監督雙層面管理模式等,醫院取得長足發展。將“安全生產”作爲工作重點,以醫療質量爲核心,深化醫療服務,全程關注醫療安全,爲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整合學科,優化人才梯隊,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形成了區域醫療中心的構架。在我市衛生行業中創新住院患者無陪護及營養包餐服務工作模式,率先將醫院經營管理模式與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受到廣大住院患者及家屬的好評,作爲先進典型在全市衛生行業推廣,該工作已成爲天津市政府20項民心工程項目之一。
骨科爲國家首批臨牀重點專科,骨科專業下設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骨腫瘤科、小兒骨科、手顯微外科、運動損傷與關節鏡科、中西醫結合骨科、風溼骨病科等8個亞專業,其中創傷骨科按照膝、髖、上肢、骨盆、矯形、足踝等部位進行了學科細化,學科技術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由天津醫院主辦的骨外學英文學術期刊《Orthopaedic Surgery》成爲以打造中國骨科與世界骨科的交流平臺、增強中國骨科國際化、使中國骨科走向世界爲宗旨的第一本骨外科學類英文期刊,被SCI數據庫收錄,,成爲天津市衛生系統第一本同時被收錄於SCI和Pubmed的科技期刊,中國第一本骨外學科類SCI期刊,也是亞洲地區內繼日本、印度之後的第三本骨外科類SCI期刊,全球骨外科學類SCI收錄的第67本期刊。
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成功舉辦了本市首屆“創傷急救院士論壇”,爲天津市從事創傷急救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供高層次學術交流的機會,搭建學習新理念,拓展新思路,開展新工作的業務平臺。天津市創傷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在“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承擔了救治傷員的重要任務,圓滿完成了京津冀聯合大型急救醫學救援演練任務,在本市首次實現空中、地面相結合的立體急救模式。加強科研教學工作,成爲天津市專利試點單位,全國骨科進修班教學課程及教學質量持續提高,爲全國輸送了大批的骨科技術力量。順利完成了天津醫院、天和醫院、天津市幹部療養院合併,形成了“一院三址”,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爲天津醫院“服務京津冀,輻射華北,影響全國”的目標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全市創立了首家“無痛醫院”人性化管理模式,解除了手術及創傷患者的痛苦。在我市率先實現了創傷患者中進行心理干預治療模式,爲創傷患者預後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