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及附屬醫院成立7年來,各項工作飛速發展。
一是科院成果從無到有
截止目前承擔各級課題及成果情況:國家級課題4項,合作2項;省部級8項,合作4項;局級105項,填補天津市新技術空白8項;獲得專利100餘項。級論文1516篇;SCI論文十餘篇(影響因子1.5-5.6)。
二是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
是天津市區域診療中心;是中國中醫發展促進會等五個國家學術團體掛靠單位;是天津市十餘個學術團體掛靠單位;是《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掛靠單位;有國家重點研究室一個、國家二級中醫藥實驗室五個、有博士後後流動站一個,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團隊五個,國醫大師工作室團隊一個,天津市名老中醫研究室二個。
三是重點學科建設紮實推進
有國家衛計委(中醫專業)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7個,天津市重點專科7個,是天津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是國家中管局創新診療模式試點單位等。
其中藥學部被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讚譽爲全國第一,是國家衛計委重點專科,是天津市中藥房建設標準制定主要參與單位,是天津市中藥煎煮上崗培訓與發證單位。製劑品種172個,中藥品種95個,生產能力達到3個億,年銷售近1個億,三個品種每種年銷售達1千萬以上,具備產品轉化基礎。
四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央文史館員,國醫大師張大寧掛帥,擁有國務院特帖專家17人,131人才第一層人選2人,天津市名老中醫7人,中青年名中醫4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導82人,合併五年來引進高學歷,高職稱專家19人等。
五是以創新管理模式爲突破口
以學習借鑑三明績效管理模式爲切入點,探索全成本覈算、預算管理、績效考覈等有效管理辦法。院黨委、院班子以超前的理念,非凡的領導力,帶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隊伍,使醫院社會與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緊跟醫改形式,加快轉型,狠抓管理效益。積極探索新型員工績效管理體系,開啓行政到臨牀的工作量+工作質量、服務、患者滿意的綜合考覈;積極做好崗位設置的前期工作和關鍵崗位的處級幹部輪崗工作;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全面推行三級醫師制度;全面落實“安全.100”活動要求。
固定資產和總資產由並之初2009年4月的8825.42萬及24921.04萬元到2016年4月的16228.34萬元及50339.17萬元;新樓貸款由合併初期的19500萬元,減少到現在的1700萬元;目前研究院與附屬醫院運營良好,其業務收入由2009年的1.9億到2015年6.5億;員工收入達到衛計委所屬醫院中上水平;科研與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員工及患者兩個羣體雙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