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核心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爲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始建於1949年,2008年起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合作共建,2014年增名爲北京大學濱海醫院。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爲北京大學教學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及河北聯合大學教學醫院,在天津市區域衛生規劃中被確立爲濱海新區醫學中心,是120急救指揮服務中心,天津市幹部保健定點醫院,天津市涉外醫療服務單位,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國家司法鑑定機構,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
1.藉助共建醫院優勢,加快醫院整體發展。
醫院在合作共建第一週期取得成果,順利評審通過了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兒科、骨科、婦產科和外科等共建重點科室建設,按照重點發展學科、重點特色學科、重點支持學科的層次體系,對各學科建設給予支持。骨科以創傷、脊柱、關節外科爲依託,以運動醫學、肩肘外科、脊柱微創、骨盆髖臼骨折救治、足踝外科爲建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關節鏡和顯微外科技術,開展的微創經皮橋接鋼板技術治療骨盆前環骨折位於國內外領先水平,並率先將3D打印技術與臨牀手術相結合。婦科着力提升腫瘤和微創手術水平,逐步擴大盆底手術的範圍;產科繼續發揮好病理產科和危急重症轉診中心作用;生殖門診通過宮/腹腔鏡檢查明確不孕原因並治療與不孕相關的婦科疾病,爲病人提供適合病情的個體化治療手段,取得滿意效果。兒科以新生兒監護平臺建設爲主攻方向,按照學組劃分提升普兒疾病救治能力,與兒外科密切協作,整體提升兒科疾病診治水平。同時進一步密切我院各學科與醫學部和各附屬醫院間的聯繫,建立起有層次的學科發展體系,完成了聘任北醫專家爲科主任或學科顧問工作,指導學科發展、參與臨牀工作,全年共有90餘位北醫專家來院工作1200餘人次。加強手術室、重症監護、檢驗、放射、影像等平臺建設,爲學科建設提供有力平臺支撐。2015年醫院實現完成門急診量140.3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1.3 %,其中急診約19.5萬人次,同比增長2.9 %;出院病人25268人次,同比去年增長4.3 %;完成各類手術16855例,同比增長4 %;其中甲級手術3264例,同比去年增長22 %;平均住院日10.3天,平均病牀使用率89.3 %。
2.緊急應對突發事件,全力救治傷員。
在“8.12”爆炸事故傷員中,醫院充分發揮出醫學中心的作用。爆炸後,醫院反應迅速,調配醫務人員、啓動綠色通道,當晚共有500餘名醫務人員到崗,共清創、縫合傷口800多例,完成手術32例,其中包括一例脾破裂、左腎破裂的脾、左腎摘除術和一例右心房破裂縫合術,當晚收住院130人,其中急危重症患者16例,重症患者14例。救治過程中,醫院成立了9個專業組,落實“四集中”原則,收治外院轉院患者,住院患者最高達240餘人。工作中每日對傷員進行檢傷,重點關注隱匿傷、遲發傷,最大限度的減少傷員的致死致殘率,得到了國家和市衛計委專家的高度認可。
3.科研教學工作水平穩步提高。
中心實驗室以轉基因鼠的系統化製作爲着眼點,進一步加深與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合作實質內容;以SUMO重大專項研究爲實驗室核心工作,確立了涉及16個臨牀及醫技科室的子課題研究方向,搭建起院內科研平臺。牽頭與泰心醫院等單位建立了9個天津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進一步規範了內、外、婦、兒教研室的管理,完善了臨牀技能實訓中心佈局建設;2015年度我院共接收實習學生207名,招收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77人,接收外院進修人員50人次,完成北醫2012級醫檢系26名學生《臨牀醫學概論》理論教學任務;派出進修人員16人次,其中2人以國內訪問學者赴北京大學醫學部培訓一年,出國進修2人;2015年舉辦國家級繼教項目1項;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5項;舉辦區縣院級學術活動51項;發表論文63篇,SCI論文2篇,核心期刊50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獲市科技成果12項,獲濱海新區衛生計生委科技項目10項。
4.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推進管理精細化。
完善績效考覈體系,積極推進績效考覈RBRVS系統,動態調整各項指標,使考覈更加合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注重節能降耗,有效降低後勤運行成本,做好各設備、系統的維護,電梯故障由原來每月30餘次降至5次,弱電系統故障由每日2.3次降低至1.3次;加強對物業等外包服務的考覈力度,完善醫院服務能力,爲患者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建立醫院公共微信平臺,播發信息82條。在國家和市區級媒體播發新聞近百條次;製作播出《非常健康》欄目48期;編印《醫院工作信息簡報》21期,爲醫院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醫院信息化進程穩步推進,完成了醫院各部門名稱和編碼規範化工作和手術編碼目錄梳理,爲DRGs應用做好準備;推進“病案掃描數字化掃描”存檔工作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和回收效率;做好院內HIS、PACS等各信息系統與新設備間的接口對接工作;啓動“掌上智慧醫院”APP合作項目,讓百姓的就醫更加便捷。
5.秉承醫院文化,服務社會樹形象。
醫院秉承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並舉的文化發展理念,增強職工的歸屬感,樹立主人翁意識,增強醫院的凝聚力、提升戰鬥力。醫院經過60餘年的發展歷程,在北醫文化的薰陶下,醫院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匯聚全院職工智慧,凝練出“厚德、精醫、仁愛、濟世”的院訓以及願景、目標等一套文化理念系統,闡述了行醫之道,提高醫務人員作爲白衣天使的自豪感與滿足感,以關懷、幫助的心服務於患者,治癒患者。在幹部職工中開展“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了“院之夢,我之夢”系列活動,提升職工的民主自信和自豪感,引導教育職工對患者做到接診服務熱心,病情解答耐心,診療過程細心,建立了門急診患者實時流量監控和人員調配體系,合理調整部分佈局,提高門診空間利用效率,優化診療流程,推行銀醫一卡通等,深化優質護理服務,病區內開展延續護理服務,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諮詢和健康指導,開展義診諮詢等活動,提高患者滿意度。拒不完全統計2015年志願服務受益患者達2000多人次,收到患者表揚信、錦旗380餘封(面),醫務人員拒收“紅包”9萬6千多元。急診科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該科護部理榮獲天津市三八紅旗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