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郭萬欣,津南區北閘口鎮衛生院主管護師,中共黨員,1978年11月出生,1998年7月畢業於津南衛生學校,後被分配到北閘口鎮衛生院,一直從事臨牀護理工作,至今已有17年多。十幾年來,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羣衆的利益高於一切,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奮鬥在護理工作的第一線。
她最初對護理工作的理解是,“穿着潔白的工作服,戴着漂亮的燕尾帽,雖不光鮮,卻很體面。”所以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填上了津南區衛生學校,但當她端着治療盤穿梭在病房的時候,才真切的體會到這份工作的瑣碎、辛苦和不容易。
1998年8月她被分配到北閘口鎮衛生院小站分院工作,當時分院的患者人多,工作量大,每天幾十個輸液患者,還有上百個針要打,聽到病人喊護士,她們都是用跑的,上班就一個字“忙”。因爲忙,當時她們就開設了小夜班,小夜班是上午上四個小時的班,晚上上四個小時的班。這樣每次上小夜她從家到單位要往返兩次,耗費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晚上九點下班的時候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下雪,都要自己一個人回家。進村子的路沒有路燈,一個人在路上騎車心裏真的很害怕,委屈的時候她就會安慰自己,幹什麼工作都有它的不容易。同樣是因爲忙,每天她都會提早上班開始準備工作,晚上忙起來的時候連晚飯都顧不得吃。沒有休息日,沒有節假日,這樣的工作狀態一直持續將近八年。
也曾喊過苦叫過累,但在長期臨牀工作中與患者形成的良好關係以及在諸多肯定與榮譽面前苦和累也就不算什麼了。在大街上經常會有人跟她親切的打招呼,其中有她認識的,也有她不認識的;冬天穿着單薄的護士鞋凍得她直跺腳,一位大娘看見了,幾天以後給她送來了一雙大娘親手做的棉鞋;還有喊她回家吃飯的、有大老遠給她帶糕點來的。每一件事都讓她感到溫暖,這是她從事其他行業所不能感受到的精神財富。
以前總聽前輩說,醫療工作越幹越膽兒小,現在她感同身受。護理工作不允許她們有半點的疏忽大意,責任面前無小事,小事關係大責任。在工作中她堅持“多點細心、多點耐心、多點愛心”的原則,遇到有疑問的事情她就多問一句;患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多解釋一句;患者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就多做一點,像幫患者劃價拿藥、給患者斟水、協助患者入廁這些事每天都在重複。
爲了更好地履行護理人員的職責,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堅持向前輩學習,給自己充電。工作中有不懂的就問,有不會的就學,平時也總是書不離手。通過自己的努力她順利取得了護理大專學歷,通過了主管護師資格考試。在醫院領導和前輩們的教育和幫助下她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護士逐步成長爲一名優秀的護理骨幹,工作表現得到了同事、領導和廣大患者的一致肯定與好評。她曾四次被評爲“區優秀護理工作者”,三次被評爲“天津市好護士”的光榮稱號。
2008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調回主院開始擔任護士長的職務,作爲科室負責人,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08年的時候新院還未建成,走馬上任的她只能從軟件上進行改革。從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到環境佈局,從理論知識到技術操作,按照區護理質控標準的要求逐一進行改進,在當年的區護理質控檢查中她們的工作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2009年4月她所帶領的護理部被選爲區護理工作觀摩單位之一,全區衛生系統護理代表來我院進行了參觀學習。會上區護理質控組專家楊國清老師這樣評價她們的工作:“之所以把北閘口定爲參觀單位,是因爲07年我們去檢查的時候我跟他們的院長說過,你們要是這樣幹護理工作,不行就把護理部關了吧。去年檢查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變化很大。大家現在也看見了,在這樣的硬件條件下,能把工作幹成這種程度,可見他們是用心了。”專家老師的肯定給了她很大的激勵,使她充滿了職業的自豪感。
作爲一名護士,門診護理部的家長,她堅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中時時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2008年6月,科室內的三位同志相繼懷孕,並出現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面對當時人員少、工作量大的困難,在她的帶領下,延長工作時間,減少休息時間,甚至放棄休息時間,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護理部在2009年被評爲“巾幗文明示範崗”的光榮稱號,並連續多年在區護理質控檢查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我國首屆南丁格爾獲得者王瑛說過這樣一句話“病人無醫,將陷於無望;病人無護,將陷於無助。”在生命的單程列車上,護士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將使人生旅途的終點得到延伸。從事護理工作十幾年來,她越發的體會到護理工作的崇高與偉大、責任與使命。今後她會以先進人物爲榜樣,發揚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