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2012、2014年,第三中心醫院連續三屆榮獲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院”稱號,2005、2009、2011年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4年繼續保留文明單位稱號。面對所取得的成績,三中心人沒有止步,而是在服務百姓健康的醫學事業裏,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奮發圖強,開拓進取,使各項醫療業務指標穩居衛生行業前列,患者和社會信譽度穩中有升。
一、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
(一)以滿足多元就醫需求爲切入點,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深化服務特色機制。三中心在鞏固“包餐制”和“無陪伴制”現有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精細化管理和細節質量落實。從患者利益出發,從細微之處入手,先後建立意外跌倒、非計劃拔管、壓瘡等12項評估系統,設計使用特殊用藥、禁食檢查、過敏等15種安全警示標識,更加規範、科學地落實護理措施。組建靜脈治療、皮膚治療、糖尿病教育等專科小組提升了患者專科化服務水平,連續五年取得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督導檢查第一的好成績。
二是開展醫療延伸服務。在天津市率先建立由醫生、專科護士、營養師組成的糖尿病診療關懷指導中心,爲患者提供醫學治療、營養支持及糖尿病教育三位一體的醫療服務。採用會員制度,現已招募會員4013人次,健康宣教達8541人次,患者滿意度100%。
三是優化服務流程。自2014年推出“醫付寶”快捷掛號、收費自助系統,化驗、檢查申請單的電子化、自主打印報告等便民舉措的基礎上,2015年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完成了將放射科膠片自主打印系統的臨牀使用,進一步減少了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贏得患者的滿意;2015年7月我院門診服務中心投入運行,爲患者提供諮就醫諮詢、複診指導、蓋章諮詢、轉診對接、特需及多學科聯合門診預約等“一站式”便民服務舉措,有效縮短了患者在醫院輾轉滯留時間。
(二)以履行社會責任爲切入點,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圓滿完成8.12事件傷員救治工作。8.12塘沽爆炸事件發生後,院長、黨委書記李彤帶領兩位副院長第一時間馳援泰達醫院,院內三位院領導現場指揮,調動了全院13個科室40名醫護人員和搶救設備、物資。次日,院黨委書記帶領班子成員親自對每個傷員查房慰問,逐一跟蹤指導治療,成功完成了273名傷員的緊急救治任務,當晚完成各種手術78臺,收治18名傷員入院治療,組織醫療救治組,建立每日病情進展例會制度,部署預見性診療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傷殘,所有傷員病癒出院,五批派出12名醫學專家,4名護士赴災區參與救治工作。凸顯了在災難面前醫務人員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
二是不斷完善服務載體。我院在天津市率先啓動大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對口協作,以雙向轉診、社區醫生大講堂、師帶徒等形式與轄區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對口幫扶醫院長期保持合作關係,實現優勢互補,使更多的人民羣衆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2014年12月與天津市急救中心開展合作,被定爲天津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項目定點醫院,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內外一體化綠色通道,至今已有百餘名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先救命,後交費,從患者入門到球囊擴張(Door-to-balloon)的平均時間88.4分鐘,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快速、有效對接,從而提高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力,改善患者預後。
三是樹立大局意識,緊緊圍繞公立醫院改革和公益性,全面推開幫扶任務。作爲全國對口幫扶優秀單位,我院在與鹹水沽醫院結成“姊妹醫院”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兩院臨牀、醫技科室的聯動,在給他們進行“輸血”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培養自己的“造血”能力,扶植建立肝膽外科、消化肝病兩個重點學科學組,開展了多項肝膽高難度手術,增加了肝病病種收治,並且利用ECMO幫扶鹹水沽醫院成功搶救危重症患者。2015年對口幫扶醫療隊全年共完成門診診療人數1197人次,住院治療病人數2190人次;手術563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6項;學術講座培訓101次,共計培訓人數533人次;義診諮詢人數213人次,在2015年8月幫扶醫療隊在市衛計委對幫扶工作檢查中獲得894的高分; 1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檢查中,衛計委專家對我院在對口幫扶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讚揚我院幫扶工作嚴格、到位,工作計劃周全,管理完善,效果良好,爲基層醫院切實帶去了良好的管理、先進的專業理論和技術,並建立了幫扶工作可持續開展的長效機制。圓滿完成第二批駐困難村幫扶工作組入住工作,發揮專業優勢,爲村民建立健康宣傳園地,開展義診、慰問困難村民,解決實際生活困難;以文化爲載體,打造文明社區。
二、創新管理思路,搭建服務平臺
(一)開拓創新,破解醫院發展難題。面對醫改新形勢,院領導班子創新思維,聘請資深臨牀專家兼職項目管理部部長,注重青年骨幹的培養,由20名年輕職工通過競聘方式組成項目攻關組。目前已完成人才、設備、門診流程、MDT診療模式建立等7個項目。
(二)提升質量,保障質量安全出實招。我院在全國率先實施“無陪伴”工作近10年,衛計委馬曉偉副主任稱其爲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面旗幟。這項舉措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院黨委發揮引領作用,開展“質量與安全專項整治”。全院21個職能處室共梳理出圍手術期患者安全管理、門急診患者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投訴中心繫統化建設等60個醫院質量與安全問題,並逐一明確實施目標,整改措施、責任處室、時間節點和考覈驗收方法,實現安全、高質、人性化服務病人的新目標。在8.12事故後,院黨委舉一反三,深化質量與安全疏理活動,組織6個相關支部研討10次,調動重點崗位黨員幹部深挖隱患、諫言獻策,編制《危化品管理手冊》,建立制度4個,實施整改24項。
(三)打造學術型醫院,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作爲天津市五大醫學中心之一,學科水平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院黨委充分挖掘自身發展潛力,啓動學科評估,連續兩年34個學科參與,學科覆蓋率100%,通過引入DRGs等科學的評價指標,篩選並解決了9個制約學科發展的瓶頸問題。2015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跟進思想工作,爲平安醫院建設保駕護航。院黨委圍繞“質量、服務、溝通、安全、聯動”五個環節,在全院開展平安醫院建設工作,創新設計應急隊組建和管理流程,把思想疏導和培訓工作滲入到每個環節,成立了由11名退伍軍人黨員組成的應急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與公安部門聯動,建立《治安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運行至今我院涉醫違法犯罪活動發生率爲“零”。
三、切實履行“兩個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一)全方位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廉政教育逢會必講;反面典型及時舉一反三,做爲改進工作的鏡子;班子成員廉政責任落實狀態隨時關注,納入考覈;對苗頭傾向及時提出改進要求;缺陷問題,下力量改進完善。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形成172項嚴謹、規範、互控、民主的管理程序,做到了管理有章可循,監督有規可依。
(二)推進作風建設。2015年初院黨委啓動“力戒庸懶散拖,力行新勤嚴快”專項活動。調研2174名職工,多層面研討,40個支部彙總137條作風問題,制定“服務職工”“服務患者”“醫療執業”三個規則。用日巡查、月考覈、季度評價、第三方監督考覈體系,有效整治了作風頑疾。此經驗作爲“三嚴三實”亮點被天津手機黨報推廣。
四、用正能量塑造團隊,構建深厚品牌文化
(一)用身邊榜樣力量,揚正氣,展院風。召開“我是共產黨員風采展示會”和“服務型黨組織經驗交流會”、用自編自導《生命在黨旗下綻放》的紀實片,全面展示建院59年來,幾代共產黨員在國家和人民最危難時刻,衝鋒陷陣;在爲患者服務的平凡崗位上敬業奉獻的鮮活事蹟;用共產黨員在學科建設、醫療安全、醫患溝通、科研創新等醫院發展的大平臺上,盡展風采的脊樑作用;用《三代黨員教學相長》的動人故事和全院公投、推選:“十佳崗位服務標兵”、“窗口服務標兵”、“青年十佳崗位能手”,全院徵集製作宣傳“最美三中心人”視頻,形成正能量的宣傳氛圍,用榜樣力量感染和凝聚全員士氣,讓做大做強三中心醫院成爲每個幹部職工的行爲目標,全方位構建了學先進、樹正氣、力爭上游的氛圍。
(二)弘揚“一滴水”精神。院黨委選樹醫、護、技、後勤、行政五個團隊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詮釋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會永不幹涸,一個人只有將自己和集體緊密融合才能最有力量的理念,在全院職工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三)正能量教育常抓不懈。近三年組織大型教育活動14項。組織“放飛心願,我與三中心共同成長”,“常懷感恩心、傳遞感恩情”,“醫院文化願景徵集”等活動,並展示在職工食堂,形成特色文化牆報,組織2103名職工談人生感悟與遵循,出刊《感言集》,不斷積澱三中心特色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