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的豐富內涵
『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具有豐富的內涵。在理論形態上,『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具有道路、理論和制度三種形態。『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總體概括。作為『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的實踐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要包含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價值取向,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共同富裕。作為『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行動指南的理論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括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作為『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根本保障的制度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在包含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在道路、理論、制度三種形態各有特色,並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的實施要求
『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的貫徹落實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這些具體舉措是『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豐富與完善的實踐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多元展開,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徑選擇。
『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體現與展示,也是中國共產黨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奮力開拓與創新的理論成果。它是對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是對近代內懮外患、積貧積弱的反思與警醒,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總結,也是對實現民族復興的展望和憧憬。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